訂閱經濟方興未艾,不僅廣為人知的影音服務如Netflix,Spotify主打訂閱,連運動、遊戲產業都紛紛推出相關應用,希望持續吸引潛在客戶加入。而最新一波訂閱制更擴展到海外的保險機構,被稱之為「訂閱制保險(Subscription-Based Insurance)」,此創新模式已經快速發展,成為金融新顯學。
金融業導入訂閱制服務,始於銀行。如英國純網銀Monzo提供Monzo Plus客戶訂閱旅遊保險方案,客戶每月支付9英鎊即可獲得全球旅行保險包含家庭醫療費用、遺失貴重物品、冬季意外傷害等保障,還有國外緊急現金供使用及訂房網站Hotels.com折扣、機場貴賓室使用等服務;HSBC Bank提供「Select and Cover計畫」給客戶訂閱,可自由選擇三到七種保險商品,依所選擇的保險商品數量,每月支付不同費用(19.5英鎊起)。
德國純網銀N26 Bank則採N26 You、Business You及Metal三種帳戶等級,提供客戶選擇帳戶等級並每月支付不等費用,即可獲得該帳戶等級的附屬服務,其中包含旅遊不便險及租車保險等。Aviva推出Aviva Plus提供每月訂閱綜合汽車保險或綜合家庭保險,Cuvva提供每月訂閱車險,都允許客戶根據需求多次更換保障,而不會產生任何解約費用,強調快速、彈性及公平的對待客戶,每月付款,隨時取消。
為何保險訂閱制掀起熱潮?長期以來,購買保險的客戶體驗不佳,但受到銀行創新服務的刺激,也讓保險業者重新思考如何經營客戶關係。訂閱制保險是利用科技創造嶄新客戶體驗,回歸探求「客戶」真正需要的本質,每月或每季定期支付保費,購買符合現時需求的簡單保險組合,且有定期調整保障的權利,讓商品說明簡單化,縮短保險期間,減少保費的負擔,解除長期綁約的束縛,降低投保決策的成本及門檻,容易入門體驗保險服務。
台灣保險業也因應新世代消費型態,運用物聯網技術及大數據分析,開始開發一些創新的碎片化商品,例如新安東京海上吉時保的短期租借車保險,讓客戶只投保租借車輛期間;及國泰產險的碎片化外送員保險,在外送員透過手機App,告知平台上線接單後,保險立即啟動,並於當日完成最後送餐任務後半小時內(含騎車回家)保障也跟著下線,此等新型態商品都是依照客戶實際需要場景而開發。
但客戶生活型態快速改變,也發展出許多創新的消費模式,目前還很少見保險公司在商品與服務能有效且精準的應對,在創新性、回應速度及保障滿足性,比如民眾經常使用的網路購物、快遞、外送及共享汽機車等服務,已產生各種全新的風險樣貌,相關需求仍需保險公司共同努力,迎頭趕上。
台灣保險業或可多參考國外訂閱制保險或按需計費保險等相關成功經驗,應用保險科技加速回應客戶需求的變化,可以滾動式檢視與客戶間的關係,動態調整對待客戶的方式。同時也期待主管機關鼓勵業者創新,適宜放寬既有監理邏輯與做法,加大推動金融業數位轉型力道,兼顧金融風險控管與創新,加快審查金融創新試辦計畫,採納商品開發的新方法論,支持碎片風險評估及按需求計費的短期保險,在經營風險可控及保障客戶權益的基礎下,調整自動續保需限於同保障、同保費的限制,以滿足客戶講求方便、快速及彈性的改變體驗。
台灣保險科技應用還未像國外案例亮眼,需要保險產業參與者共同接受科技應用所帶來的改變,為台灣保險產業注入活力,推動數位服務新潮流,打造正向循環的關係。(作者是將來銀行NEXT BANK資深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