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電子電票都是無現金社會常見的支付工具,電票歷史尤為久遠。不過,近一年來這兩大業務在台灣明顯消長,疫情更加速此現象;今年5月起,不論從交易、儲值或使用者人數來看,電支均首度「完勝」電票。
電支、電票演出大翻轉,代表台灣社會發生了那些變化?
最近政府力推振興五倍券,電支及電票業者也加入祭優惠搶客源行列,更加推升電子支付熱度。跟市場相對飽和的電票相比,部分電支業者為衝刺業務,祭出的條件更為優惠。
以悠遊付(電支)為例,最高可拿到1萬元回饋;悠遊卡(電票)最高回饋是3,300元。同樣都叫「悠遊」,給的優惠怎會差這樣多?支付業者解讀,對悠遊卡來說,它已是電票第一名,但電支則排名老三,還得力搏街口、一卡通的LINE Pay Money,策略當然不同。
挾帶行動支付熱潮,加上五倍券加乘效果,官員預估,五倍券的效益,受惠最大的是信用卡,接著是電支、電票,使用場域更廣的電支,又比電票略勝一籌,無意中加速電支超車電票。
政府開放電支機構設立至今六年多,歷史近20年的悠遊卡,則是12年前因政府立法開放發行多用途電子票證後,從交通票證轉為多用途的電票。
金管會從2018年4月開始有電支業務統計,當時每月消費金額才22億元,電票是它的三倍多有71億元。儲值金額,電支當時1億元都不到,只有0.75億元;電票則高達83億元。至於使用人數,電支當時只有243萬人,電票當月有使用的消費卡數則多達1,458萬張。
今年3月,這三大主要業務出現重大變化,電支當月消費金額72億元,首度超過電票的68億元;儲值金額117億元,也領先電票的114億元,只剩使用者人數還輸給電票。5月三大業務全面扭轉,電支使用者人數增至1,353萬人,首度超過電票當月消費卡數1,104萬張,而且有逐漸拉大差距態勢。
金管會官員分析,第一,行動支付熱潮帶動下,年輕人習慣使用手機。第二,電票以小額支付為主,電支運用場域更多,到餐廳吃飯也可以掃電支,還可轉帳。
第三,5月疫情升溫後,民眾更重視防疫,電票是實體卡片,使用電支消費則完全零接觸,疫情讓民眾少出門搭捷運、公車,悠遊卡、一卡通使用量跟著下降。
金管會最近核准財金公司建置「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平台未來有三大功能,包括不同電支間轉帳,預計10月上線,民眾可透過電支帳戶繳費、繳稅,預計第4季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