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持續引領全球半導體製造原因,金融時報:專注代工與形成聚落

新聞媒體 2021-04-01


在晶片短缺和新技術競爭激烈的時期,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全球晶片生產的供應鏈中一直扮演著主導的地位。至於,為什麼台積電能成為晶圓製造中執牛耳的企業,日前英國 《金融時報》 專文分析了當中的關鍵原因,指出專心在晶圓代工上的發展,以及在帶動在台灣形成半導體聚落,這兩大因素是台積電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報導指出,隨著台積電在台灣的台南科學園區興建世界最先進晶圓廠之後,目前已經為當地帶來了房地產的熱潮。在當地的房仲業者指出,因為台積電在南科興建先進製程晶圓廠的緣故,晶圓廠所在地周遭縣市的土地價格較前一年成長了 2 倍的幅度。即使如此,近期的成交額仍創下近 10 年的最高水準,這都歸因於台積電帶來的工程師在附近當地購買新建房地產所造成。

另外,台積電在南科興建的先進製程晶圓廠其占地廣達 16 萬平方公尺,相當於 22 個足球場的大小,預計 2022 年開始量產 3 奈米製程的晶片。針對這麼龐大的投資,台積電始終不遺餘力。也因為這樣的不斷投資與發展,台積電即使低調的扮演全球各個晶片設計廠商背後的推手,但其影響力仍吸引著全世界的注意。尤其,在日前車用晶片缺貨的情況下,使得包括歐美及日本的多家汽車商都在減少,甚至是暫時停止生產的情況下,這讓台積電的角色更受到大家的關注。

報導強調,美國在晶片製造上的能力遠不如台積電。其中,在 AMD 已經交由台積電委外生產相關處理器之後,處理器龍頭英特爾也正準備將處理器的部分生產外包給台積電生產。另外,美國國防部也在一直施壓,要求美國加大對先進晶片製造的投資,使其武器生產當中不依賴外國製造商。只是,儘管許多國家政府都希望能夠模仿台積電的成功。但是,他們可能會發現,試圖模仿台積電的成本可能令人望而卻步。供應鏈諮詢公司 Seraph 的創始人及執行長 Ambrose Conroy 就表示,過去全球的汽車製造商堅信自己是世界上的產業巨擘。但是,在當前缺少晶片的情況下,半導體製造商已經變成了巨人,汽車製造商就變成了螞蟻,在台積電的面前尤其是這樣的情況。

至於,台積電為什麼能夠成功?重點就是台積電長期以來 「位居幕後」 的關係。因為台積電製造的晶片處理器都是由蘋果、AMD 或高通等品牌所設計和銷售的,台積電只負責生產,而不會去與客戶相互競爭,這獲得了相關晶片廠商的信賴,得以使得台積電控制著全球超過半數的晶圓代工市場。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個新的技術節點上,台積電都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其中,用於生產大多數汽車晶片 28 奈米~65 奈米製程,雖然僅占台積電整體收入的 40% 至 65%。但在目前已生產的全球最先進製程節點中,台積電則幾乎佔據了 90% 的市場占有率。

市場研究單位 Bain&Company 肯定了上述說法,而且表示,當前半導體產業對台積電的依賴程度令人難以置信。因為 20 年前全球原有超過 20 家晶圓代工廠,但是現在最尖端的生產技術都坐落在台灣新竹的一個科學園區內。而會產生這樣結果的原因,其在於每一個新的製程節點都需要更具挑戰性的開發和更大的新產能投資。因此,多年來其他晶片製造商已經開始專注於設計,並將生產留給了台積電等專門的代工廠。而新製造晶片的成本越高,其他晶片製造商開始外包的就越多,這就使得台積電在純代工市場的競爭對手就會越少。

2021 年台積電將其資本支出上調至 250 億~280 億美元,數字較 2020 年高出 63%,遠遠高於英特爾和三星。分析人士認為,因為英特爾被迫將部分處理器生產外包生產,原因在於英特爾一直難以突破 10 奈米和 7 奈米兩個先進製程節點來製造生產自己的晶片處理器。也因為英特爾在連續兩代的製造技術上失誤,引發了公司投資者的呼籲,要求該公司放棄晶片製造,轉而採用「無晶圓廠(Fabless)」商業模式。雖然,日前英特爾新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拒絕了投資人這樣的一個提議,但仍表示英特爾仍正在加強與台積電等代工廠的合作,並將一些處理器的製造外包給台積電生產。因此,台積電調高資本支出的部分,其中就包括向英特爾供應所需產能的部分投資。

當前,台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已開始引起國際的關注。尤其,不久前全球汽車晶片的短缺衝擊加大了各國政府的壓力,開始紛紛尋求將關鍵供應設在境內的方法,以減少相關不確定因素衝擊下所造成的供應鏈斷鏈風險,並確保供應鏈不受地緣政治因素所衝擊。所以,在先前美國政府提出的 「美國製造」 大原則情況下,2020 年台積電確認承諾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一座價值 120 億美元的晶圓廠,並預計於 2023 年開始量產。

而除了美國外,包括日本和歐盟也開始有所作為。台積電在日宣布,將在日本設立一個子公司,專門從事半導體新材料的研究。對此,先前就有一位日本官員警告指出,台積電僅在臺灣是不安全的,需要分散。至於,在歐盟方面,則市希望透過一項長期投資的計畫,將頂尖晶片生產帶回歐洲。該計畫預計投資建設一個先進的 2 奈米製程晶圓廠,這是台積電在臺南興建的 3 奈米製程工廠之後,預計下一代發展的製程技術節點。

報導進一步強調,從以上的幾個數據中就足以窺見到台積電的實力。因此,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台積電之如此能高效率的生產和獲利,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其完整的聚落都集中在台灣境內。台積電發言系統曾經表示,台積電位於台灣境內的工廠及供應商距離都很近,使得台積電可以靈活調動工程師,在必要時互相支援。

根據台積電估計,美國的生產成本要在台灣高 8% 至 10%。因此,台積電還沒有準備好將其製造業務分散到全球各地。報導引述台積電一位高層說法指出,在美國當局明確表示將補貼成本缺口後,使得台積電承諾將在當地建設一家晶圓廠。而在日本則是因為集中投資在對公司未來至關重要的材料技術領域。至於,歐洲的情況對台積電來說,現階段投資並非那麼急迫。因此,歐洲當局應該弄清楚他們真正想要什麼,以及他們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晶片製造廠商來達成這一目標?

(首圖來源:台積電)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