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進行投資併購評估時,若事先能透過對投資標的相關專利展開調查分析,不僅能看到相應產業及產品的全貌,亦能掌握全盤技術發展趨勢及競合關係,進一步結合法律、技術、財務、人資等各調查面向,加速投資評估與決策,避免錯失投資良機,甚至被競爭對手搶先一步。另一方面,藉由專利數據的調查研究,亦能降低未來專利侵權風險,確保投資併購能帶來的獲利報酬與競爭優勢。
分析專利涉及的產品技術,洞悉技術發展趨勢
首先,將投資標的的產品技術,依據產品結構(包括系統、模組、元件及方法等),將技術依階層拆成具有上下位的技術結構(如圖所示為電動車的技術結構範例),並將前述技術結構進行相關專利檢索與調研,分析其專利申請年代,即能呈現各階技術從過去到現在該技術發展脈絡,其中關鍵技術的發展更值得關注,如該技術為過去持續研發不斷演化而來,表示在這條發展脈絡上,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專利佈局和競爭對手。而若該新技術具有相當的創新性,則能觀察是否已存在類似技術,或是否有其他的替代技術方案。
詳查過去專利歷史,確保核心專利健在
另一方面,也需要調查這些專利轉讓歷史或狀態變化歷程,來確保投資後取得的專利仍具有效力並蘊含有價值。比方說,觀察專利轉讓的過程(因為通常被交易的專利代表受重視程度較高),可以掌握哪些可能是核心專利,以及是否投資標的仍然持有該些核心專利。過去就曾發生過,投資標的被收購之前,已經將大部分的高價值專利轉賣給其它公司,以至於投資方花大錢卻買到一堆不良專利,蒙受相當大的損失。
調研競爭者專利,掌握標的公司的專利佈局
投資標的的專利佈局好壞也是評估的重點。通常可能一併考量競爭對手的專利,藉由觀察比對競爭者的專利佈局,了解投資標的是否擁有關鍵專利與專利組合,尤其是當投資標的的產品技術已達成熟階段,若沒有完整的專利組合支持其核心技術及附屬技術,一旦產品上市後,很有可能立刻被競爭對手迴避設計或仿冒抄襲。此外,也透過調研結果同步確認競爭者的專利佈局是否對於投資標的存在市場風險。
以亞馬遜收購自駕車公司Zoox公司為例,透過專利數據分析(如下圖所示),可以掌握目前其它開發類似技術的公司(例如Uber、Ford、General Motors、Waymo等)與其專利組合,再對這些競爭者進行專利分析與比對,即可確認Zoox的技術優勢與佈局好壞。
觀察發明人團隊是否完整,以支持下一代技術發展
除了從技術角度去分析,從專利數據也可以掌握發明人資訊,包括投資標的發明人團隊是否完整,或是在投資過程中,關鍵人員留任和移轉狀態,特別是當產品技術已經準備進入下一世代,若沒有發明人團隊承先啟後帶動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時程可能會拖慢,而被競爭者逐步追上,甚至被競爭者搶先一步佈局專利而失去市場。
再以亞馬遜收購自駕車公司Zoox公司為例,Zoox兩位資深工程師在亞馬遜與Zoox達成協議後,離開Zoox加入Waymo,其中一位Philbin更是Zoox前十大發明人之一(如下圖所示)。為防止類似跳槽事件,亞馬遜在收購過程中,要求核心團隊必須留在Zoox,甚至祭出總金額約為1.25億美元的Zoox員工獎勵計畫。
結語
投資評估時程通常不會太長,尤其同時有其它投資人競逐,甚至有些案件需要幾個月內作出決定,若專利數據若能好好分析利用,而不是形式上只看數量,相信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觀察到許多潛在問題,並補足商業、法律、技術、人資層面調查過程中所欠缺的資訊,甚至抓出投資標的未提供或不願提供的資料。建議為加速投資評估並降低風險,一定要把專利數據這塊做足功課,才能完成整體投資盡職調查任務,精準做出評估決策。
責任編輯:文潔琳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