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今天強調,台積電赴美設廠不是「去台化」,台灣半導體產業與文化,是歷經 40 餘年累積的成果,他研判至少 10 年內不會有「去台化」問題。
國科會今天召開第二次委員會議,除提報「台灣AI行動計畫推動成果」,也通過「科學技術白皮書(112年至115年)」及「淨零方案」兩案,會議結束後舉辦會後記者會。
對於九合一選舉後,竹科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計畫的進度為何,吳政忠強調,一定會照先前規劃的想法、進程執行,且由桃園市政府協助徵收土地的規劃及原則也不會改變。
對台積電赴美設廠解讀為「去台化」疑慮,吳政忠直言「這絕對不是去台化」。他說,台灣半導體絕非花3~5年就能有此成果,而是經過40多年累積的產業與文化。
關於半導體產業工作文化。吳政忠舉例,台灣半導體業界的工程師,不但晚上能on-call(待命),且隨時能解決產線問題。這種工作訓練、認知與職業道德,絕非3~5年就能去掉。
其次半導體關鍵技術留台。吳政忠說,台積電並不傻,還是會將重要關鍵技術等精髓掌握在台灣總部,且技術不是集中一個人,所以毋須擔心台積電等台灣半導體業者會輕易「去台化」。
吳政忠解釋,台積電赴美設廠是5或3奈米,5奈米要2024年才有機會量產,且良率能否能與在台灣製造的一樣「仍需努力」;台灣5奈米早在南科量產,3奈米也在試量產,到國外的是「N-1」,關鍵技術並沒有要出走。
第三,關於人才是否外流,吳政忠表示,目前說台積電會派500名工程師赴美,以顧好未來美國每月2萬片產能,但台積電台灣有5萬多名工程師,占比不高。
吳政忠指出,因萬物聯網持續發展,半導體將是相關產業的核心,全世界對半導體需求將會快速上升,台灣很幸運地站在這個制高點,但也需布局未來10~20年,將優勢拓展到其他產業,例如精準健康、電動車、低軌衛星等,以掌握關鍵優勢。
吳政忠重申,台灣半導體產業是經過40年累積,製造管理及核心技術競爭力才是關鍵,且關鍵技術仍掌握在台灣手中,半導體要「去台化」沒這麼容易,他評估至少10年內不會有此問題。
(作者:鄭鴻達;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