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雙方極罕見公約數,一文讀懂台灣申請加入CPTPP,為何利大於弊?

新聞媒體 2021-10-12


「十年磨一劍」,是最能精準詮釋台灣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關係的一句話。

9月22日,駐紐西蘭代表陳克明將我國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CPTPP的申請書,遞交至紐西蘭外交貿易部。行政院隔天宣布訊息後,總統蔡英文隨即在Facebook發文強調,這是台灣積極布局亞太區域經濟整合、邁向全球自由貿易的關鍵一步,「無論是經濟面、社會面、法制面,我們都已經做好準備,此時此刻申請加入CPTPP,就是『水到渠成』的時候。」

水到渠成背後,是整整十年籌備。

2011年9月29日,正競選連任的總統馬英九與搭檔吳敦義,在「黃金10年」政策說明會,首次將爭取加入CPTPP前身、《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列為努力目標;當年代表民進黨角逐總統大選的蔡英文也承諾,執政後將盡快參與TPP。

TPP,不僅是那場激烈選戰中藍綠雙方極罕見的公約數;先後當選總統的馬蔡兩人,也確實為加入這項最初由美國主導的經貿協定,付出相當努力。

與中國著墨甚深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相比,CPTPP市場規模雖然較小,但扣除2017年退出的美國,仍涵蓋5億人口、約13%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更重要的是,中國非會員國,台灣不需接受特定政治前提以換取入會,在在使加入CPTPP獲朝野一致支持。

儘管從未輕忽中國影響,但政府並未認真看待中國可能加入CPTPP,直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0年11月在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峰會喊出「將積極考慮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政府才逐漸意識美中貿易戰氛圍下,中國對CPTPP的態度開始轉變。

令人意外的是,習近平表態「積極考慮」後不到10個月,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就在9月16日正式遞出加入CPTPP的申請,並承諾市場准入領域做出超過現有締約實踐的高水準開放。

「不論動機是什麼,中國這個時候宣布申請加入CPTPP,都讓台灣加入問題更複雜。」曾擔任馬政府國安會副祕書長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指出,據CPTPP協定內容,新會員申請加入,必須取得全體完成國內批准程序的締約方一致同意,即使現階段中國難以說服所有會員國,也不代表沒能力影響幾個會員國,達到阻止台灣入會目的。

考驗二》得端出更多牛肉
讓利換入場券,互補就能多贏

劉大年認為,中國政府扯後腿拉力下,台灣恐怕得準備更多的「牛肉」,才能打動CPTPP會員國。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提醒,所有經貿談判都是取捨與妥協的結果,每項台灣受惠的產業,都可能壓縮其他CPTPP會員國的市場占比,台灣得提供相對應的交換條件,才能享受開放市場;身為爭取「入場券」的新會員,有時甚至要比創始會員展現更大誠意,如果有能適度「讓利」的優勢產業掩護,會讓政府握有更多籌碼。

考驗三》護敏感產業,籌碼有限
爭取比照越南、日本模式

受限於國際政治角力的台灣,如果想讓會員國同意「讓我們加入有清楚的好處」,第三道考驗也隱然浮現:政府能在談判桌上為敏感產業爭取的餘裕,極為有限。

其實,台灣雖然邁出申請加入的第一步,但即使以樂觀角度評估,距離完成入會談判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台灣為加入CPTPP苦磨十年的利劍,出鞘前一刻意外遇上變數,這邁向全球自由貿易的關鍵一步,又是另一場嚴峻的試煉。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