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出席在線上舉辦的 2021 美台高科技論壇時表示,美國缺乏半導體基礎設施,設廠成本與在中國比較可能接近翻倍,遠高於原本預估的增加 30% 至 40%。
2021 美台高科技論壇由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NATEA)主辦,受到疫情影響,將延續去年模式以視訊會議進行,主題圍繞在區塊鏈、半導體產業與供應鏈的創新應用及未來趨勢,劉揚偉以「半導體科技與供應鏈的新看法」為題演講。
聽眾提問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指出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不完整,生產成本高,劉揚偉對此表示,在美國設廠不只看工廠本身,還要看基礎設施,如果缺乏基礎設施,就算有工廠也無法發揮;如果供應鏈數量不足,可能導致生產成本上升。
劉揚偉說,鴻海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設有工廠,原本預估在當地設廠成本會比在中國高出 30%,事實上遠高於這個數字,因為缺乏基礎設施。他認為整體成本可能接近翻倍,比原本預估的 30% 至 40% 還高。
劉揚偉在演講中提到,各國已了解半導體供給是國安議題,系統公司例如蘋果、亞馬遜、Google、微軟、特斯拉都明白需要打造自有系統單晶片(SoC),達成差異化;車廠需要在傳統一級、二級和三級供應鏈之外,找出替代方案。
他強調,電動車是產業下一件大事,台灣具備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強項,擁有絕佳的成功機會,鴻海推動的 MIH 電動車平台聯盟將是台灣邁向成功的推手。
(作者:吳家豪;首圖來源:鴻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