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指數回落之際,部分美國投資人未來幾月打算把目光放向海外市場,打賭歐洲、中國等國際股市可能比長期獨占鰲頭的美股更具投資價值。
路透社13日報導,美股今年雖開始反彈,漲勢卻落後國際股市。歐洲STOXX 600指數去年第三季底以來已上漲約17%,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間僅上漲11%。MSCI排除美國的全球指數在上述期間更大漲超過20%。
至今為止的暖冬讓歐元區躲過能源危機,帶動歐股走揚。原物料價格趨緩、中國經濟重啟、美元走貶也帶來助力,部分投資人預測歐股漲勢有望延續。Federated Hermes國際證券集團主管Martin Schulz表示,該集團如今有更多資金追逐美國以外地區的機會,為數年以來首見。
標普500於2009年3月金融海嘯觸底後,迄今飆漲超過460%,而歐洲STOXX 600指數同期間僅上漲170%。不過,這段期間利率跌至谷底,而美股對利率敏感的科技股權重較高。標普500有26%由科技股組成,STOXX 600只有7%。
隨著各國央行積極升息抗通膨,投資環境丕變。利率上揚通常不利科技及成長股,但有利於在歐洲權重較高的銀行及價值股。
Refinitiv Datastream統計顯示,STOXX即便近來上漲,前瞻本益比仍只有12倍,低於標普500的約17倍。兩者差距已接近史上最大,還是歷史平均值的超過兩倍。
美元指數近來走貶、已較去年Q3高峰大跌約10%,也是國際股市走揚的原因之一。美元走貶有利想把外國資本利得兌換回美元的美國投資者,且部分投資人相信,若聯準會(Fed)接近升息循環終點,美元可能會繼續拉回。
日經亞洲評論16日報導,新年的前9個交易日,外國投資人就透過滬港通買超640億人民幣(約95億美元)的中股,相較之下2022年一整年的買超額僅有900億人民幣,創2017年以來新低。
分析人士表示,許多外國買家雖仍擔心中國展望,卻在中股去年11月展開反彈行情後反手買進。部分是為了回補空單,其他人則是決定增加過去遭「減碼」的部位。意思是,人們手上的中國曝險度低於他們追蹤的指標。
GAM Investment基金經理人Jian Shi Cortesi表示,投資人信心或資金配置其實尚未回到中立,對於中股的減碼情況仍多,但中股近來開始有表現、減碼者也跟著受到衝擊。高盛1月9日曾透過報告說,全球管理8,000億美元資產的共同基金,對中國的配置比例比他們追蹤的標竿短少410個基點。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