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2030碳中和,鄭平:未來兩大主軸為節能與自動化

新聞媒體 2021-11-12


台達電今年矢言 2030 年實現全球廠辦完全使用再生能源、達成碳中和,今日(11)執行長鄭平在成功大學名譽博士授予儀式致詞也重申目標,鄭平指出,節能解碳一直是台達的核心任務,所有事業發產、產品開發都環繞能效提升,能效提升也依靠自動化,未也會繼續朝節能與自動化前進。

台達長期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於日常營運中,在 2015 年的聯合國氣候會議 COP21 參與「We Mean Business」承諾,2017 年通過科學減碳目標(SBT),藉由落實自主節能減碳、建置自發自用太陽能系統以及購買綠電或國際再生能源憑證三大方式,到 2020 年公司碳密集度已下降超過 55%,連續三年超越 SBT 年度標準。2021 年進一步承諾 RE100 目標,宣布全球廠辦將在 2030 年 100% 使用再生能源及達成碳中和。

鄭平會後聯訪指出,要做到 2030 年全綠電,首要之務是減少用電量,因此台達致力於節能減碳、提升能效,近年來也朝自動化轉型,但機械取代人力的模式還是較為耗能,未來也將持續努力,包括提高系統散熱、更有效的軟體,以及減少機械所需電力。

同時台達廠辦也廣設太陽能板,太陽能自發電可滿足 4~8% 用電需求,把握每一個能「自發自用」的機會,也會持續購買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綠電,透過長期合約保證綠電供應與價格,最後為購買再生能源憑證。台達用電量不高,目前台灣、歐美、中國等碳交易、憑證機制也較為健全,有望在 2025 年達到達成百分之百使用綠電,至於印度等地還是依靠自發電跟購買綠電,但將來相關機制也會愈來愈健全,將逐步實踐 2030 年碳中和目標。

台達同時也與友達、台積電、台灣微軟、光寶科技、宏碁、和碩聯合科技、華碩電腦聯合成立「台灣氣候聯盟」,鄭平指出,全球暖化、旱災火災等氣候變遷帶來的不確定性與危害,對社會帶來龐大的損失,綠能與碳排也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希望扮演一個腳色,讓大家意識到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在技術與產業方面也透過企業相互合作,提供政府相關建言。

在人力資源方面,人才競爭在台灣、全球都是大議題,因此台達會透過與各大學合作展開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產碩專班等,讓學生在學校就可以接觸到台達實際運作中的專案,也會持續提供員工舒適與健康的工作環境,提供教育訓練職涯發展,讓員工有機會挑戰更高的目標。目前台達一年招募約 1,300~1,500 人,40 % 來自應屆畢業生。

台達近年來也擴大在台設廠,廠房遍布中壢、內湖、中科與南科,如今中壢 5 廠已經成立、台北總部二期建設中、台中廠與南科三期也落成啟用,鄭平指出,之前廠房主要以研發實驗室、辦公室為主,較少生產製造廠房,未來在中壢建置的 6 廠,主要是製造為主,約有 70% 以上是工廠空間。

台達上週公佈第三季財報,合併營業額 796.46 億元,年成長 3%,稅後淨益為 63.69 億元,年減 24%、季減 16%,每股純益(EPS)減至 2.45 元,毛利率跌至 3 字頭以下、28.3%,下降 1.76 個百分點,受到缺料與原物料上漲影響,毛利和獲利下滑。

10 月合併營業額則是新台幣 263.78 億元,月減 3.5%,去年同期相比增 0.9%。累計前 10 月營收 2,572.80 億元,年增 12%。今年在缺料、停工等問題下影響毛利率表現,展望未來,第四季訂單狀況佳,營收較第三季成長,但由於成本轉嫁與議價還需一兩季的時間,毛利率仍持平;未來也持續看好電動車與儲能發展,認為五大領域(電動車、工業自動化、樓宇自動化、能源基礎設施以及資通訊基礎設施)發展空間都非常大。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攝)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