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貨幣政策變化跟 1980 年代很類似,若以史為鑑,居高不下的公債殖利率及強勢美元可能會就此停留一段較長的時間。
Business Insider報導,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19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聯準會(Fed)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實施大規模貨幣刺激後,又為了對抗通膨而將利率陡然調高,跟40年前的景況頗為相像。
美銀報告寫到,1980年代初期雷根經濟學(Reaganomics)放寬財政政策後,聯準會前主席保羅沃克(Paul Volcker)又大幅收緊貨幣政策對抗通膨,導致公債殖利率、美元雙雙跳高。雖然這並非暗示利率、外匯將重返1980年代的水位,但當時的市場反應跟現在很一致。
不只如此,美銀表示,過去數十年幫助抑制殖利率的全球化雖未全面反轉、卻有逐漸消退跡象,這讓殖利率有進一步走揚的風險。由於高殖利率通常跟強勢美元正相關,預測美元將維持在歷史高檔。只有當Fed放棄對抗通膨、或通膨目標改變,殖利率與美元才可能脫鉤。
美國例外論(exceptionalism,認為美國是獨特的國家、與外國完全不同的理論)也推升美元,大量外國資金流入美國債市及股市,讓美元指數(DXY)自年初以來跳漲了2.2%。
未來景況如何,端賴接下來的美國經濟環境而定。美銀預測經濟將不著陸(non-landing),這會支撐高漲的殖利率及美元;同樣的結果也會在經濟衰退、通膨卻具僵固性的情境出現。然而,若是軟著陸,或經濟在衰退時陷入通縮,則美元、殖利率都可能下降,只是時間不會一致。
美銀認為,經濟著陸後,美元及債券殖利率即便可能低於當前水準,卻依舊會維持在歷史高附近,主要是受到美國例外論及反全球化趨勢帶動。不過,倘若人們對美國公債能否存續感到憂心,則美元可能轉弱、殖利率則會持續攀升。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