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因強勢美元壓境,亞洲貨幣趨疲弱,近期美元指數已自高點下滑,外銀經濟研究團隊認為,通膨才是亞洲的主要擔憂,各央行紛紛升息時,亦拉動其貨幣轉強,外銀經濟研究團隊近日紛紛上調亞幣兌美元最新匯率,如澳盛銀把新台幣匯率6月均價從29.5調整為29,人民幣則自6.7調整為6.55,未來三個月匯率可能變動區間則放大。
6月3日台北匯市因端午節休市,正常運作的亞洲匯市,主要亞幣兌美元匯率「喜憂參半」,有能源議題的印尼盾、馬幣呈現升值力道;韓元、日圓、星幣則偏弱走貶,尤其日圓繼2日突然走弱,突破130關卡,3日仍不見回頭。
渣打銀行分析,此波是美債殖利率強勁推動日圓走弱,未來可能會進一步走高。ING荷蘭銀行則分析,韓國央行3日對最新通膨數據不滿,韓元匯率也跟著經濟疲弱而受挫,預估未來二季韓國央行再各升息1碼,對韓元後續匯率需作出支撐。
澳盛銀行大中華經濟研究團隊指出,韓、日的經濟增長擔憂正上升,但相對起來,通膨壓境更是亞洲的主要擔憂,各央行必須作出正確貨幣政策行動,以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膨,也能有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資產市場。印度、馬來西亞央行已升息,而台灣接下來兩周也會開會討論,調升官方利率是必然的,目的都是對抗通膨。雖亞洲的加息週期預估會比美國溫和,但利差將處於2000年代中期以來的最低水平。
渣打銀行指出,由於美國製造業數據好轉,支持美債收益率上升,美元繼續走揚。美元指數已從101附近的支撐反彈至102.50,一旦突破103.60,則有望進一步測試105趨勢高點。
這些新的情況,再度帶給亞洲貨幣新的壓力,先前不斷惡化的貿易條件、股市外流的資金已讓亞洲各國頭痛,且貨幣大幅貶值造成輸入型通膨,多國央行為此進入匯市干預,為防止下半年經濟持續受到匯率壓力,持續調整利率是重要作法。
摩根大通示警 美將面臨經濟颶風 離岸人民幣升500點 創近一個月新高 美非投資級債 三尖兵績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