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國商會今天公布「2021台灣白皮書」,針對台灣在強化供應鏈、加速數位轉型、能源議題、成立主權基金以拓展影響力等議題提出看法與建議。在供應鏈方面,美商會認為,如果沒有採取行動強化供應鏈的韌性,將可能容易受到來自地緣政治、或大流行病、駭客攻擊等全球危機衝擊;能源方面,在2025年再生能源政策上,台灣需要百分之百確保未來能有充足的能源供給,以維持跨國科技業來台以及台商回流投資。
此外,美國商會也再度呼籲政府成立主權基金,因為目前中央銀行運用外匯存底的保守方式,無法滿足台灣當前迫在眉睫的需求,例如人口老化與突如其來的全球事件,放眼世界的主權基金將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並提升台灣全球能見度,一舉兩得。
美國商會新任執行長魏立安(Andrew Wylegala)表示,美台雙方皆體認到維持密切關係(尤其在經貿方面)對彼此有利,要在自由貿易、經濟整合方面搶得先機,雙方都該勇於及時行動。拜登政府預備在現有支出上,再投入數兆美元經費用於疫情紓困、補助家庭及改善基礎建設,將為官民互動開創新局;且在擬定對亞洲政策時,將台灣視為印太區域要角。至於台灣政府近年作為可稱穩健,但相信蔡英文政府不會迴避,在必要時刻果決行事。
在「2021台灣白皮書」中,美國商會也歸納出幾項議題。強化供應鏈方面,台灣的產業供應鏈相當強勁,但並非固若金湯。倘若沒有採取行動強化供應鏈的韌性,可能容易受到來自地緣政治、或大流行病、駭客攻擊等全球危機衝擊。建議台灣需要跨界合作與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以確保安全、可靠的供應鏈;政府應採取激勵措施以鼓勵更多台灣企業參與包括於在華府舉辦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等活動,幫助台灣企業在海外市場運作。對台灣而言,能夠加入雙邊或多邊協議,也能對於國內科技業及其全球夥伴帶來相當助益。
能源議題方面,美國商會說,近期遠距工作增加、缺水造成的水力發電供給不足與提前到來的炎熱天氣,造成短暫供電問題,再次凸顯台灣長期能源自給的議題。為維持跨國科技業來台以及台商回流投資,在2025 年再生能源政策上,台灣需要百分之百確保未來能有充足的能源供給。台灣政府需加倍努力提升新的燃氣、太陽能與風能等再生能源發展;透過簡化申請與認證流程和推動新的能源政策,以促進電網規模能源儲存技術與電力市場自由化,將有助於達成目標。此外,政府應強化電力的彈性調度與分配系統,以避免產業中斷或駭客攻擊。
針對加速數位轉型,美國商會提醒,政府及企業運作中仍有相當高比率的作業以人工與紙本進行,使得台灣無法與國際發展趨勢同步。面對新冠疫情衝擊,許多台灣企業並未準備好迎接遠距工作,台灣在數位轉型的準備不足令人擔憂,最終可能減損台灣在世界舞台上的競爭力。期待政府即將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倘若做法得當,可以克服數位與傳統產業間的緊張關係,並改善台灣數位經濟的法規架構。
此外,美國商會也再次呼籲政府成立主權基金(SWF),以拓展影響力。白皮書提到,台灣雖已持續吸引全球供應鏈移轉並得到更多國際能見度,目前仍缺乏放眼世界的主權基金(SWF),因為擁有全球 500 大公司(Fortune 500)股份的主權基金,將幫助台灣建立與全球重要產業領袖的連結,進而影響產業的投資與策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