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檔高收債基金半年內須更名

新聞媒體 2021-11-06
國人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情況
國人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情況

金管會4日宣布,對高收益債券基金祭出四項加強管理措施,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六個月內,58檔境內高收益債券及60檔在台銷售的境外高收益債基金,即共118檔基金在2022年5月中旬之前,全數要更名為「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坦言,在現行華文市場這類基金都叫高收益債券基金,但因為名稱有誤導性,因此同意投信公會的建議,將高收債基金全數更名為非投資等級債基金,更名後一年內,為讓投資人方便辨識,舊名及新名將併列一年,即最晚2023年5月以後,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字眼將走入歷史。

另外三項強化管制措施,一是強化基金風險揭露及提供更多風險評估參考資訊,除了現行「基金風險報酬等級分類標準(RR)」,增列以新台幣兌換外幣投資基金應承擔匯率風險的說明,另外提供如年化標準差、Beta、Sharpe等相關指標供投資人運用。

二是強化銷售機構辦理客戶基金適合度評估,銷售機構進行客戶與基金適合度作業,即瞭解消費者(KYC)及瞭解商品(KYP)時,應確實就投資策略、投資區域及投資組合,可能涵蓋的風險進行全面評估,不得僅憑單一評估指標如RR等級認定,銷售機構應將客戶基金適合度評估及不當銷售行為等,納入業務人員的薪酬考核。

三是金管會呼籲投資人在申購前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所載的投資風險,RR等級只是反映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無法涵蓋所有風險,金管會已請相關公會輔導基金業者及銷售機構配合辦理相關宣導活動,促進投資人對基金投資的認識。

蔡麗玲指出,到9月底境內高收益債券基金共58檔,規模新台幣2,133億元,今年有五檔基金投資到違約債券,金額約0.52億元,占58檔基金規模的0.002%;境外高收債規模則有7,708億元,有31億元投資到違約債券,占率0.402%,「並沒有重大違約情況」。

勞退480億活水 6投信將代操 強化中小企放款 華銀、彰銀出招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