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Stop軋空風暴引發金融市場生態革命!「數位散戶」崛起成新勢力

新聞媒體 2021-02-08


美股上市的遊戲驛站(GameStop,股票代號 GME),是 2021 年最狂股票,今年以來短短不到 1 個月,最高上漲 18 倍,不僅重傷一堆放空的避險基金,損失高達 2、3 百億美元;小散戶一夕暴富,「帶頭大哥」甚至大賺超過 600 倍。

這場熱血沸騰的金融大戲,除了 GME,還有中國萬達集團旗下全球最大連鎖電影院、瀕臨破產的 AMC 娛樂,以及衛浴公司 Bed Bath & Beyond(BBBY),這些經營不善的企業,在法人大舉放空、散戶抱團跳上牌桌之際,股價鹹魚翻生,只談股價無關價值,多空大戰激烈,代表風險的 VIX 波動指數跳升,引發金融市場大震動。

更重要的,這場戰鬥的源頭是散戶在網路社群發動、號召群眾,與資源豐厚的大避險基金,以民粹迎戰精英,進行一場多空對決。當然,後來也有避險基金加入多方,但某種程度上,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是 2011 年「占領華爾街」的續集;是 99:1 的戰爭;是全球財富分配更加撕裂後的一場金融革命;也有人形容,這是華爾街的「川普時刻」。

故事是這樣的,遊戲驛站是一家傳統賣電腦遊戲的連鎖店,近年由於網路及線上遊戲盛行,而遊戲驛站多在百貨公司或街邊設店,就像傳統零售店與電商之間的對決,遊戲驛站也節節敗退,2018 年是最後獲利的 1 年,EPS(每股稅後純益)2.27 美元,2019 年大虧 8.1 美元,2020 年再虧 5.31 美元。這家被趨勢甩進輸家圈的公司,就被嗜血的避險基金盯上,成為放空標的,在 2019 年 8 月跌到每股 4 美元。

在網路社群 Reddit 中,有個鄉民討論股票的社團「下注華爾街」(WallStreetBets,WSB),有人開始主張遊戲驛站的股價被低估,加上這是許多年輕人兒時回憶的商店,討論者愈來愈多。此時,在 2008 年次貸風暴放空大賺一票、知名私募基金操盤人 Michael Burry(也是電影《大賣空》的角色原型)買進 GME 2.5% 股權,並要求公司買進庫藏股,維護股東權益並限縮籌碼,所以說 GME 也並非全然散戶大軍,背後還是有高人指點。

WSB 的討論五花八門,彼此貼出對帳單,無論賺錢或賠錢,甚至愚蠢的交易,都是過程中的一個印記,無論對錯或輸贏,勇於分享,非常的熱血青春;不同於台面上的名嘴,個個講得自信滿滿,好似從來都是贏家,事實絕非如此。

CNN 訪問了 2012 年創辦 WSB 的詹米.羅戈津斯基(Jaime Rogozinski),他當時任職銀行的 IT 部門,覺得正統的投資分析太無聊,想來點新鮮、另類的討論,他成立 WSB 專門討論那些讓財務顧問不屑一顧、甚至發抖的交易。

社群叫戰,數位散戶新面貌

WSB 的交易不是財務報表分析,而是更類似於賭博,這個社團的座右銘是「YOLO」──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盡全力出擊。已經不再管理 WSB 的羅戈津斯基評論這次事件,「我預測到事情的走向,但我絕對無法預測到它的時間和影響範圍」、「這有點像看恐怖片,壞人正在緩慢上樓」、「終將看到火車被撞毀的場面」。

YOLO 精神在狙擊 GME 的軋空大戰中發揮得淋漓盡致,CNBC 訪問代表 WSB 精神的 Social Capital 操盤人 Chamath,不斷追問他是否認同這個價格?這種社群號召讓股價暴漲的方式,會讓不知情的散戶受傷,如何保護他們?

不論對錯,Chamath 的回答讓大眾一窺對抗大型避險基金的「數位散戶」新面貌。有幾個重點,首先,GME 的空單量是流通在外股數的 1.4 倍,這不合理,但就是發生了,避險基金當然知道,不能因為被散戶抓到把柄,就要券商(例如年輕人最愛用的 Robinhood 羅賓漢券商)以保護為名,限制來自散戶的軋空買盤。

其次,股價是誰說了算?WSB 的研究能力不見得比法人機構差,華爾街以量化操作著名的文藝復興基金,也從來不看基本面,難道他就比較對?

第 3,避險基金有研究資源,可以密室會談、上直播大談看空觀點,可以槓桿 10 倍操作,和銀行、券商打交道有更多資源,散戶只是買進選擇權、號召群眾加入軋空戰局,雙方沒有對錯問題。

第 4,有些年輕散戶是 2008 年金融風暴受害者,他們的父母失去房子及工作,闖禍的金融機構卻不必負責,令人憤怒,參與軋空不為賺錢,就是想推倒高牆。最後,2020 年特斯拉的股價大漲 7 倍,機構法人及避險基金也是一路看空,散戶大賺一票, 誰說法人的投資評價方式才是規則?

這一席話凸顯出 2019 年以來美股重要的變化:免費券商平台興起,年輕人大量進入市場。這一年,免手續費券商羅賓漢崛起,羅賓漢以劫富濟貧的英雄命名,迎合當今社會貧富不均的氛圍,打著「奪回華爾街超收的手續費」口號(傳統券商交易一次需 30 美元),並且將金融交易遊戲化,加入許多量化操作模式,入門金額低、不收手續費,吸引大量年輕人加入,使用槓桿交易,有人一夜致富,也有人不堪虧損輕生。

馬斯克曾遭空襲,加倍奉還

緊接著的 2020 年,飽受疫情肆虐,很多美國人領了補助宅在家裡炒股。據統計,當年新增了 1,000 萬個戶頭,羅賓漢開戶數量大增;Citadel 證券估計,散戶在 2020 年占交易比率為 20%,比 2019 年的 10% 大增,在 2020 年高峰可達到 25%。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斯拉股價一路暴衝之際,來自羅賓漢的買盤是主力之一,這股力量衝破了大部分券商的空頭言論,不少散戶因此賺大錢,避險基金損失上百億美元。GME 的炒作過程類似特斯拉,但基本面遠不如特斯拉有劃時代的意義,而是退流行下的紀念品,反而更加凸顯社群散戶的力量。

附帶一提,羅賓漢在手續費上「劫富濟貧」,並非單純做好事,而是將使用者的資訊流賣給造市者、高頻交易商獲利,是一種商業模式。總之,羅賓漢的商業模式,讓大量全球年輕人加入市場,帶動更頻繁的交易、更多的槓桿,造就無國界的投資網紅,理財書籍暢銷等。台灣也一樣,年輕人大舉投入量化、高頻交易,熱門股的當沖比率也高達五成到七成。

羅賓漢帶動的全球投資風潮有兩大精神指標,一位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另一位是方舟投資(ARK)執行長、人稱女股神的 Catherine Wood,他們都不是傳統投資青睞的標的。在 2020 年,他們的股價大暴漲,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ARK 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主動式基金;當然,相信他們的「羅賓漢們」也是荷包賺飽,稍稍彌平一點世代剝削。

特斯拉股價在 2020 年大漲 7.4 倍,放空它的避險基金慘賠,為馬斯克出盡心中惡氣。在產品未問世、財務困難時,特斯拉是避險基金最愛放空的對象,經常被嘲諷並看空,目標價甚至只有股價的1成,馬斯克痛苦不堪,數度公開叫陣空方去死,這次 GME 事件他多次發推文支持散戶。

群眾定價權擴大,趨勢丕變

方舟旗下 5 檔掛牌 ETF 在 2020 年每 1 支漲幅都超過 1 倍,而方舟的投資主軸就是破壞性創新,很多標的都是財報虧損的。旗下所有 ETF 最大持股都是特斯拉,在 2020 年 1 月特斯拉股價 400 美元(當時股價尚未 1 拆 5),就出報告上看 7,000 美元,這筆投資目前已大賺了 10 倍。

在特斯拉一戰成名,方舟規模暴增,成為全球最大的主動式基金;和傳統基金不同,方舟是掛牌的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在交易所就可以進出,100 多美元買 1 股也行,沒有投資門檻,成本低廉,而避險基金的投資門檻至少數百萬美元。在一次訪問中,主持人問女股神為何不經營避險基金,可以拿到更高的利潤抽成?她回答「ETF 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我不想為大資金服務」,光是這點就足以讓眾多散戶粉絲用力按讚。

更重要的是透明度,方舟每天公布全部的交易標的(許多基金是每季公布前 10 大持股,台灣也是),ETF 只早你一天進出,散戶馬上可以知道動向,當然可以跟進跟出,方舟針對旗下漲跌幅大的個股,會在網站上說明觀點,更定期舉辦線上投資討論會、不定期發表趨勢報告,大家都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專業報告。

投資圈有句老話「市場永遠是對的」,價格是多空角力的結果,並不代表真正的價值,知名投資人托斯科蘭尼曾以主人與狗比喻價值和價格,兩者可以在好幾倍的變化中上下擺盪。

GME 事件,可視為散戶的反撲,折射金融市場制度的不合理、定價的荒謬;重要的是,大型避險基金不再能呼風喚雨,天之驕子也有掉進臭水溝的一天。而在此之前,早有許多傳統投資圈認為「荒謬」的定價存在,其一是各國央行大量 QE(量化寬鬆)將利率降至零,任由資金氾濫成災;其二或許是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

當今社群可以輕易召喚狂熱群眾,各類槓桿交易快速便捷,不只避險基金,散戶一樣可以坐上牌桌,將金融交易遊戲化,甚至不為了賺錢,只為了出一口氣,或者支持某一種理念。這次的軋空大戲像是靜悄悄的革命,對建制派下戰帖,對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發出怒吼,「數位散戶」的力量將形塑投資市場的新生態。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Mike Mozart CC BY 2.0)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