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統計處 23 日公布 7 月份批發、零售、餐飲 3 大產業數據,其中批發業營業額 1.63 兆元、年增 11.1%,寫下歷年同期新高;然而零售業營業額 3,015 億元、年減 10.3%,餐飲業營業額 426 億元、年減 38.8%。綜合統計今年 1 月至 7 月營業總額為 6 兆 8,337 億元、年增 17.3%,同創歷年同期新高。
分析 7 月份批發業營業額,因受惠於 5G、AI 等應用拓展以及遠距視訊商機持續發威,加上原物料價格續居高檔,終端市場需求持續成長,帶動相關產品價量齊揚,使得機械器具批發業年增 13.4%、建材批發業年增 50.1%、化學材料批發業年增 29.3%。
至於食品、飲料及菸草批發業年減 9.8%,主因在於部分水產品外銷減少,加上國內疫情衝擊零售餐飲通路,菸酒類產品鋪貨需求銳減所致。
零售業
隨著本土疫情趨緩,消費人潮逐漸回流,7 月份零售業營業額為 3,015 億元、月增 13.2%,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衰退 10.3%,是因 7 月 26 日之前全台仍籠罩在防疫第三級警戒下,零售來客數相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加上去年同期許多業者搭配政府的「三倍券」方案大打促銷活動,比較基數較高所致。
統計處指出,在百貨公司、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汽機車零售業、便利商店、藥品及化粧品零售業、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業 6 大類營收分別年減 47.2%、32.8%、10.9%、15%、14.2%、13.8%。不過,部分行業受惠於疫情帶動宅經濟以及民生物品需求增加,其中電子購物及郵購業、超市、量販店營業額都創歷年同期新高,分別年增 23.4%、19.9%、9.1%。
綜合統計今年 1 月至 7 月零售業營業總額為 2 兆 2,171 億元、年增 3.3%,也創歷年同期新高。
餐飲業
7 月份餐飲業營業額 426 億元、年減 38.8%,其中餐館業年減 39.2%,原因與零售業遭遇的狀況相似。
餐廳在第三級警戒下禁止內用,衝擊聚餐及宴會類型業者的營收崩跌;然而部分西式速食業者擴增餐點品項,並結合外送平台推出優惠促銷活動,可以抵銷部分跌幅;飲料店業也因無法提供內用服務,營收年減 37.1%;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年減 34%,是因上半年學校較晚放暑假,學校團膳比較基數較高,加上辦桌、餐會等外燴需求減少所致。
(Source:經濟部統計處)
展望 8 月份,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批發業因全球經濟穩健復甦,下半年電子消費新品陸續推出,帶動傳產及電子等產品的外銷需求持續升溫,加上父親節、七夕情人節、中元節 3 大節慶輪番來臨,批發業營業額年增率可望續呈增勢。此外,國內疫情趨緩,管制降級鬆綁,民眾外出消費、用餐意願提高,有助於帶動零售業與餐飲業營業額逐月回溫。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