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擬鬆綁機器人理財拚轉骨

新聞媒體 2020-12-15
機器人理財開辦至今狀況
機器人理財開辦至今狀況

「機器人理財」在台灣叫好不叫座,金管會擬再鬆綁,讓「機器人」更靈活。金管會最新發布的「資本市場藍圖」正計畫協助投信投顧發展機器人理財業務,金管會證期局官員指出,現在的機器人理財「自動再平衡機制」限制較多,未來會朝二大方向鬆綁,一是「投顧服務的加值」、二是「全權委託的簡化」門檻將從500萬元再下調。

據證期局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底,國內僅有13家業者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包括復華投信、野村投信、群益投信、富蘭克林投顧、鉅亨投顧、先鋒投顧、阿爾發投顧、王道銀行、兆豐銀行、國泰世華、永豐銀行、華南銀行和第一銀行,投資人數約8萬1,512人、資產規模僅22.97億元。

證期局指出,金管會2017年8月10日就已開放投顧事業透過演算法以自動化工具提供投資顧問服務,也就是「機器人投資顧問」(Robo-Advisor)業務,規定投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用電腦自動為客戶執行「再平衡交易」。

官員舉例,所謂投顧架構下的「再平衡交易」,就是客戶下單時,約定股債比要維持「六比四」,未來隨著市場變動,股債比變成「七比三」的時候,機器人就要自動做「再平衡」,重新把股債比調回六比四。

但投顧業者反應,現行法規下,再平衡只能照客戶原先約定的股債比調整,比如說當初約定六比四,就只能回到六比四,但隨著市場變化,六比四的股債比也許已不合時宜,應該放寬讓機器人去判斷,即放大操作範圍、讓機器人有更多操作空間。

只是若機器人要能靈活操作,就已經跨入「全權委託」的業務範圍,那麼現行法規規定的全權委託最低委託門檻是新台幣500萬元,會悖離機器人理財的客群,因為機器人理財的客群多半是小資族、年輕人。

證期局官員指出,現已請投信投顧公會研議、借鏡國際,修正現行法令規範放寬自動化投資顧問服務執行再平衡交易的規範,方向一是「投顧服務加值」、方向二是「全委簡化」,調降全委500萬元門檻,讓機器人能幫小資族理財。

證期局官員表示,將視業務發展,或實務作業困難的部分,滾動式研提解決方案,或檢討進行法規修正。

信評機構失職 人行放重話 高息優勢基金 退休路穩中求進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