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蘋果(Apple)近期股價氣勢如虹,距離 3 兆美元(約新台幣 83 兆元)的市值大關,僅一步之遙,股價再漲約 6%,將成全球第一,規模甚至比整個德國股市還大!
蘋果表現之優,讓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休柏蒂(Katy Huberty)將其列為2022年大摩的首選股票,目標價從164美元上調至200美元,並重申「加碼」的評級。樂觀分析的背後,是這些原因。
去年蘋果股價飆漲80%,今年再漲逾30%,跑贏標普500指數大盤今年約25%漲幅;1990年末以來,其股價報酬率竟高達22,000%,相當於每年28%,大勝標普500指數同期每年報酬7.5%。
11月底,《CNBC》指出,科技股因為Omicron病毒恐慌而下跌,蘋果卻是逆勢上漲。市場正動盪,但它憑著不斷增加的銷量、充足的現金餘額,被投資者視為有辦法安全存放資金的「避風港」。金融服務公司Hargreaves Lansdown的資深市場分析師斯特里特(Susannah Streeter)說,「蘋果有著強大品牌力,似乎更不受經濟的起伏動盪影響,新產品系列也非常強大。」
回顧過去、仰望未來,蘋果都能繳出漂亮成績單。休柏蒂分析,iPhone系列產品,加上Apple Watch、AirPods等配件,無疑是成功故事的重要元素。不過,讓投資人更加期待的,是即將到來的AR / VR產品、自製晶片、Apple Car,現在的股價,尚未反映出蘋果的卓越創新能力,「隨著這些產品成真的那一天越來越接近,我們認為它的估值將反映出未來機會。」她說。
維德布什證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夫斯(Dan Ives)則預估,蘋果可能在2022年夏季推出AR頭戴式裝備,公司每股盈餘(EPS)有望增加20美元;至於Apple Car,《彭博》日前揭露,蘋果正加速開發全自駕電動車,目標為2025年問世,被喻為「下一個明星產品」。
長期續航力強,新產品和服務搶風頭
雖然,先前傳出iPhone13需求放緩,引發擔憂,不過投資網站TipRanks報導,蘋果股票還能保持既有水準,面對整個行業波動時,並保有彈性,實實在在證明擁有長期續航力。
斯特里特說,即使開發新產品時,蘋果可能還有缺點,但大家還是歡迎期盼到來;大摩指出,過去5年蘋果股價大漲近500%,主要由新產品和服務驅動,並非同期營收僅增加40%的iPhone,投資者應視之為客戶與技術平台,而不是週期性硬體公司。
《路透》報導,縱使有供應鏈問題干擾產品產量,但華爾街分析師目前對蘋果股價多持有買進或更高評級,3年前才叩關1兆美元(約新台幣27.7兆元)市值,成為全美第一,如今更要為全球企業,立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