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遇過重大疾病、會動用到鉅額醫療支出的朋友,都曾被醫生問過:「你要選擇自費?或是使用健保就好?」;醫生通常也會繼續追問,「你有沒有其他的保險?」。保險經紀人解釋,這是醫生要了解病人是否有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可以涵蓋自費手術、醫材及住院期間的藥物或是治療,來決定如何開藥或是醫材設備的選用。
金融業主管指出,特殊醫材或先進的手術動輒數萬至數十萬,例如人工水晶體平均自費金額約台幣6至7萬元,恢復期較短的達文西手術平均費用約台幣15~30萬元,高額的醫療費用常讓人望之卻步。保誠人壽的建議,當然是要趁年輕、有穩定收入,且保費較低時,儲備人生所需的醫療保障,也就是醫療險要早些準備好,才能避免疾病發生時間接造成家人的經濟負擔。
對於被保險人來說,應該覺得慶幸先前有買了這類實用的醫療險,且健保署也一再建議民眾強化的額外商業保險以醫療保障為優先,除了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還有加強補充癌症的健康險,因為健保支付不涵蓋的標靶藥物、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或是基因檢測等。意即,健保並不支付全部的醫療費用。
2022年國際保險學會(IIS)全球保險論壇中,醫療成本上升的嚴重性,和大流行病、網路資安攻擊、氣候變遷等是同時被討論,多位跨國保險公司經理人提醒,保險業正處於彌補人壽和健康保險與實際損失之「保障缺口」的歷史轉折點,保險公司現有商品可應對的風險份額卻正在下降,對被保險人來說,曝露於保障不足的風險則在提高。
多位國際經理人亦在該論壇中建議,世界各地的醫療保健系統必須迅速重新架構及設計,以期能更有效地資助和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影響,曝露出系統性的弱點,醫療保健成為首要問題。坦言而論,可以看到保險業針對此點在努力,包括人生不同階段的保單設計、保障程度、醫療需求範圍,甚至每張保單的保費金額。例如壽險公司在終身保險中,除提供壽險保障,若被保險人於契約保障期間、且在繳費期間內首次面臨重大疾病,也提供特殊指定保險金給付,讓保戶得以掌握黃金治療期,朝向「自益、他益兼具」的多功能保障設計。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的台灣保險市場重要指標中,保險公司的人身保險保費收入,以個人身份加保的人身保險總額自2009年開始大幅成長,自新台幣1兆3,000餘億元成長至2019年近2兆7,000億元,爾後逐年減少,2022年前11個月僅約1兆4千億餘元;健康保險保費收入則自2007年的1,714億餘元呈現顯著成長,2021年全年逼近4,000億元,2022年前11個月達3,636億元。
業界主管認為,健康保險保費收入逐年成長有多種意義,一則是國人在健保財務愈來愈吃緊,積極加購商業保險,如健保署公布的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有效契約,民國84年健保開辦時每人平均0.4件,目前已增加至3.46件。另則,要正視醫療成本上升間接帶給健康險保費上升的潛在壓力,保險經紀業估計,現在的健康險年繳保費動輒上萬元,一旦有醫療出險需求,保險金給付卻東扣西扣、這個不符那個沒保,後續衍生一堆保險糾紛。不然,就要改買外溢保單,由被保險人平日就做好健康管理,達到事前預防的效益,爭取「保障增額」、「保費折減」等回饋方式,才有減少醫療支出的空間。
大病不出省! 陸76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專案落地實施 照顧農民不分黨派! 楊瓊瓔辦「三保一金」說明會陳吉仲出席 《金融》國際婦女節將至 鄒開蓮、蕭碧燕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