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苗頭不對,銀行最敏感。銀行局14日揭露,到今年7月國銀投資國內外上市櫃股票、基金、私募股票、私募公司債等,投資總成本達新台幣3,461億元,比2020年底增加1,536億元,達到高峰,但8月底投資金額降到3,226億元,已減持235億元左右。
依據「商業銀行投資有價證券之種類及限額規定」,國銀投資集中交易市場與店頭市場交易的股票、新股權利證書、私募股票、私募公司債、依各國法令規定發行的基金受益憑證、認股權憑證及認購(售)權證的原始取得成本總餘額,不得超過銀行核算基數30%,即約等同淨值的30%。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若依據目前國銀淨值,則可投資上限有1.14兆元,即銀行可加碼資本市場的動能,超過8千億元。
由於銀行是收受存款、進行放款,若放不出去的濫頭寸,多數會用來投資,增加收益,但因為銀行需要高度流動性,且存款多數是活存或二年期以下定存,所以銀行投資有價證券期間亦不會拉長,同時敏感度極高,一不對頭就先跑,以免損失影響資本適足率。
到8月底國銀存款餘額近47.16兆元,放款餘額則為33兆元,存放間差額已首度突破14兆元,必須尋找資金更有效率的去處。
銀行局統計,國銀2020年12月底投資股票、私募公司債等有價證券的總成本,是新台幣1,926億元,今年明顯有加碼,到6月底金額達3,389億元,與台股從去年底14,733點拉高到6月底的17,755點,方向相似。
而國銀投資股票等有價證券金額,7月繼續升高到3,461億元,7月資本市場已有波動,因此8月銀行投資成本降到3,226億元。
美國景氣燈號維持擴張 震盪中擇優布局 網購雙雄錢景靚 瑞銀雙雙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