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報關機制防堵冒名漏洞

新聞媒體 2021-08-20

關務署昨(18)日表示,為防堵快遞貨物冒名報關,初步預計將於今年底建立高風險貨物「預先確認委任報關機制」,將要求報關業者,當高風險貨物還在境外時,就預先做好身分驗證,業者若不配合,最重可能遭處停業處分。

關務署表示,統計自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底,民眾透過實名認證EZ WAY APP共回復約5萬2,769件疑似冒名報關案件,其中有將近1萬件已進入行政調查,針對冒名報關情形,海關已著手研議建立「預報關」機制。

推薦

官員形容,目前情況是貨品的物流跑得比資訊流快,可能貨物已經進入國內,報關行才透過App通知進口人,恐為時已晚。

因此海關接下來針對異常大量進口情形,或民眾曾回報被當作人頭等情形,會建立一份高風險名單,未來針對高風險名單,會要求報關行,必須預先做完身分驗證機制後,才能放行。

官員指出,過去查獲部分冒名報關情形,在與報關行業者溝通時,業者時常喊冤,認為無法掌握哪些貨物有被冒名報關的風險,因此透過建立高風險名單,業者未來也就沒有「藉口」,一旦被海關發現,明明在高風險名單中,業者卻還是便宜行事、草率放行,將祭出罰則,最重可處以停業。

不過這牽涉到業者工作模式的改變,官員表示,仍需進一步與報關公會溝通,目的是希望遏止冒名報關,預計今年底前會上線。

官員也表示,除了高風險貨物之外,未來也有考慮擴及更多快遞貨物,不過會循序漸進。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