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技術處徵集穿梭時空的勇者,透過創新科技,體驗智慧未來!89項創新技術,展現未來世界的樣貌:動動眼睛就可以操控機器;開口講臺語,就有智慧機器人唱歌給您聽;動動身體,就可操控螢幕進行無接觸式智慧健身;客製化的自行車騎乘,讓您在室內就能擁有實際運動的快感;坐上科技鞦韆,瞬間涼快消暑;除此之外,還有無人駕駛巴士限時限量推出,供民眾搭乘,體驗未來世界的交通便利。這些體驗,全都在「解密科技寶藏-未來考古」互動體驗展,即日起至8月30日在臺北花博園區流行館登場,邀請大眾免費進場扮演科技考古探險者,拓展對未來世界的想像!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今(12)日開幕致詞指出,在技術處科技專案長期挹注下,臺灣擁有優異的科技研發能量,科技專案也帶來產業化的成果,2018年法人科專促成廠商投資金額新臺幣577億元,平均每投入1元科技專案經費,創造4.39元投資效益,歷年至今科專已累積近3萬筆專利暨可移轉技術資料,補足企業的技術研發需求,產業化成效亮眼。「解密科技寶藏」匯集工研院、金屬中心、資策會、紡織所、生技中心等16個經濟部轄下研發型法人,以及3家企業,共展出六大戰略產業創新政策之成果,是民眾及產業體驗科技專案成果最佳平台,過去四屆,已累積近37萬人次參觀,每次均有產業界組團進行技術洽商,迄今已鏈結超過100家公協會、6,000家企業參與,廣受民眾及產業喜愛,邀請企業多加善用,尋找促進產業成長、轉型的寶藏!
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當前臺灣正站在工業4.0浪頭上,近年的努力,已證明我們邁向智慧機械/智慧製造的方向是正確的!儘管機械業面臨疫情挑戰,但仍希望力拼2025年達成兩兆產值的目標。經濟部技術處挹注大量經費與人力,利用研發法人的研究能量,為機械產業,尤其是中小型的機械產業,節省許多開發時間與成本,透過政府與法人的合作,讓機械業能藉由研發技術的技轉、擷取數位轉型升級的關鍵,掌握後疫情時代的復甦先機!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面對疫情過後的「新常態(New Normal)」市場,產業型態的改變,我們除了更積極鏈結資通訊上下游相關產業,也期盼這次透過參與解密科技寶藏展的機會,讓產業與研發法人有更加緊密的合作與接觸,加速產業數位轉型,讓關鍵技術和產品留在臺灣生產,在科技專案支持下,與產業一同協助臺灣站立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
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今年雖因新冠肺炎疫情風暴,重創全球政經情勢與民眾生活,但也同時驅動我國生醫產業發展。今年的解密科技寶藏,展出防疫科技,生技醫療技術,期待在政府支持下,經濟持續發展,給予研究機構與財團法人更多支持,挑戰難度更高、更多產業界不敢做的技術研發。臺灣未來的經濟要發展,科技才是最大優勢,期許產業持續與政府、研發法人與產業緊密合作,繼續攜手用創新科技,加速科專成果產業落地。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表示,從美中貿易戰到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全球供應鏈版圖重整,不少企業評估將產線轉移回臺灣,且面對國際市場少量多樣等生產趨勢,未來將深化與法人合作,帶動產業升級轉型,透過「解密科技寶藏」找到合適的關鍵技術,激發更多創新價值與市場機會。
「解密科技寶藏」首創結合尖端技術、創新應用、互動體驗的手法,展現臺灣創新科技的能量。今年以「未來考古」為主題,參觀者扮演時空探險隊,穿越在現代與未來之間,體驗「過去的科技,是現在的文化;現在的科技,是未來的文明」的巧妙。展場分為五大展區,在「數位生活與真實度的演算」主題區,可在有如KTV般地亭子內,用臺語與智慧機器人溝通,享受動動嘴就能點歌的樂趣,是口耳娛樂的代表;而智慧健身鏡則提供無接觸式娛樂,讓大眾在室內動動身體操控螢幕就能健身;在「非慣常運動與未來競技」主題區,智慧自行車可透過個人化運動履歷的診斷,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訓練課程,同步連動實境畫面,進行即時擬真互動。走到「完美的化身與幸福真諦」主題區,參觀者可以動動眼球操控電腦,體驗防疫時代下,無接觸的眼動偵測新技術;在「一個生命比例與永續問題」主題區,坐上科技鞦韆,可以體驗致冷晶片迅速降溫帶來的消暑快感,成了夏日趣味消暑休閒遊戲;在「微小多米諾與製造大革命」主題區,則可以看到無人搬運車仿效螞蟻搬運進行協同合作;除了展場內的智慧體驗,戶外的自駕中巴,還將於8/13與8/14上午10-12點限量提供無人駕駛的免費神奇體驗,全程無接觸式體驗,歡迎大眾來感受創新科技的神奇力量!
「解密科技寶藏-未來考古 」特展
● 時間:109年8/13(四)- 8/30(日),每日10:00-17:00
● 地點:臺北花博園區流行館(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流行館),捷運圓山站1號出口
● 防疫須知:配合臺北市政府公有場館防疫規定,進入本展館請攜帶身分證並配合現場人員進行實名登記作業。
發言人:技術處 林德生副處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0952-813491
電子郵件信箱:dslin@moea.gov.tw
業務連絡人:技術處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yschi@moea.gov.tw
現場媒體聯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楊玟欣 03-5919392、0935-220747、ellie@itri.org.tw
葉婉柔 03-5913618、0963-608302、emilyyeh@itri.org.tw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今(12)日開幕致詞指出,在技術處科技專案長期挹注下,臺灣擁有優異的科技研發能量,科技專案也帶來產業化的成果,2018年法人科專促成廠商投資金額新臺幣577億元,平均每投入1元科技專案經費,創造4.39元投資效益,歷年至今科專已累積近3萬筆專利暨可移轉技術資料,補足企業的技術研發需求,產業化成效亮眼。「解密科技寶藏」匯集工研院、金屬中心、資策會、紡織所、生技中心等16個經濟部轄下研發型法人,以及3家企業,共展出六大戰略產業創新政策之成果,是民眾及產業體驗科技專案成果最佳平台,過去四屆,已累積近37萬人次參觀,每次均有產業界組團進行技術洽商,迄今已鏈結超過100家公協會、6,000家企業參與,廣受民眾及產業喜愛,邀請企業多加善用,尋找促進產業成長、轉型的寶藏!
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當前臺灣正站在工業4.0浪頭上,近年的努力,已證明我們邁向智慧機械/智慧製造的方向是正確的!儘管機械業面臨疫情挑戰,但仍希望力拼2025年達成兩兆產值的目標。經濟部技術處挹注大量經費與人力,利用研發法人的研究能量,為機械產業,尤其是中小型的機械產業,節省許多開發時間與成本,透過政府與法人的合作,讓機械業能藉由研發技術的技轉、擷取數位轉型升級的關鍵,掌握後疫情時代的復甦先機!
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面對疫情過後的「新常態(New Normal)」市場,產業型態的改變,我們除了更積極鏈結資通訊上下游相關產業,也期盼這次透過參與解密科技寶藏展的機會,讓產業與研發法人有更加緊密的合作與接觸,加速產業數位轉型,讓關鍵技術和產品留在臺灣生產,在科技專案支持下,與產業一同協助臺灣站立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
生物產業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今年雖因新冠肺炎疫情風暴,重創全球政經情勢與民眾生活,但也同時驅動我國生醫產業發展。今年的解密科技寶藏,展出防疫科技,生技醫療技術,期待在政府支持下,經濟持續發展,給予研究機構與財團法人更多支持,挑戰難度更高、更多產業界不敢做的技術研發。臺灣未來的經濟要發展,科技才是最大優勢,期許產業持續與政府、研發法人與產業緊密合作,繼續攜手用創新科技,加速科專成果產業落地。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許文憲表示,從美中貿易戰到新冠肺炎疫情,帶動全球供應鏈版圖重整,不少企業評估將產線轉移回臺灣,且面對國際市場少量多樣等生產趨勢,未來將深化與法人合作,帶動產業升級轉型,透過「解密科技寶藏」找到合適的關鍵技術,激發更多創新價值與市場機會。
「解密科技寶藏」首創結合尖端技術、創新應用、互動體驗的手法,展現臺灣創新科技的能量。今年以「未來考古」為主題,參觀者扮演時空探險隊,穿越在現代與未來之間,體驗「過去的科技,是現在的文化;現在的科技,是未來的文明」的巧妙。展場分為五大展區,在「數位生活與真實度的演算」主題區,可在有如KTV般地亭子內,用臺語與智慧機器人溝通,享受動動嘴就能點歌的樂趣,是口耳娛樂的代表;而智慧健身鏡則提供無接觸式娛樂,讓大眾在室內動動身體操控螢幕就能健身;在「非慣常運動與未來競技」主題區,智慧自行車可透過個人化運動履歷的診斷,選擇適合自己的戶外訓練課程,同步連動實境畫面,進行即時擬真互動。走到「完美的化身與幸福真諦」主題區,參觀者可以動動眼球操控電腦,體驗防疫時代下,無接觸的眼動偵測新技術;在「一個生命比例與永續問題」主題區,坐上科技鞦韆,可以體驗致冷晶片迅速降溫帶來的消暑快感,成了夏日趣味消暑休閒遊戲;在「微小多米諾與製造大革命」主題區,則可以看到無人搬運車仿效螞蟻搬運進行協同合作;除了展場內的智慧體驗,戶外的自駕中巴,還將於8/13與8/14上午10-12點限量提供無人駕駛的免費神奇體驗,全程無接觸式體驗,歡迎大眾來感受創新科技的神奇力量!
「解密科技寶藏-未來考古 」特展
● 時間:109年8/13(四)- 8/30(日),每日10:00-17:00
● 地點:臺北花博園區流行館(臺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流行館),捷運圓山站1號出口
● 防疫須知:配合臺北市政府公有場館防疫規定,進入本展館請攜帶身分證並配合現場人員進行實名登記作業。
發言人:技術處 林德生副處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0952-813491
電子郵件信箱:dslin@moea.gov.tw
業務連絡人:技術處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yschi@moea.gov.tw
現場媒體聯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楊玟欣 03-5919392、0935-220747、ellie@itri.org.tw
葉婉柔 03-5913618、0963-608302、emilyyeh@itr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