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UBS)17 日揭露,可能因收購同業瑞信(Credit Suisse)而蒙受高昂潛在虧損,但也將錄得一次性帳面獲利,反映此一緊急救援行動伴隨高風險。
瑞銀3月在瑞士當局撮合下以30億瑞士法郎(約34億美元)收購陷入財務泥淖的同業瑞信,當時瑞信財務瀕臨崩潰,存款不斷外流且股價暴跌。
路透、CNBC等外媒報導,瑞銀17日在提交予美國證交會(SEC)的文件中揭露,收購瑞信後,經合併集團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調整可能導致130億美元的負面影響,並可能產生40億美元的法律和監管成本。
瑞銀也列出包括轉換會計準則等不利因素,稱可能導致收購瑞信面臨的潛在財務衝擊達到283億美元;不過,瑞士當局促成收購時勒令將規模171億美元的瑞信AT1債券(即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dditional tier one bond)減記為零,可望彌補瑞銀的損失。
AT1債券俗稱「可可債」(Coco Bond,為應急可轉債、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的簡稱),設計用意為在銀行資金水位降至特定門檻下將風險轉嫁予投資人;CNN等外媒報導,部分AT1債券投資人不滿手中債券化為壁紙,已向瑞士當局提起訴訟。
瑞銀也預估,收購瑞信將因「負面商譽」(negative goodwill)錄得348億美元的一次性帳面收益(即以明顯低於市價的價格收購另一家公司時的獲利)。
瑞銀認為,以上財務緩衝可望吸收潛在虧損,若如期於6月完成收購瑞信,第二季獲利可望因此提升。
瑞銀也說,當初原本並無意願收購瑞信,是在3月銀行業危機爆發的「緊急狀況」下因當局撮合而倉促同意,因此僅有不到四天的時間來進行盡職調查。
Yahoo Finance的報價顯示,瑞銀在瑞士掛牌的股票17日上漲1.05%,收17.34瑞士法郎。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Flickr/Martin Abegglen CC BY 2.0)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