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通脹擔憂過早,穆迪:資產泡沫才是最大風險

新聞媒體 2021-02-18


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通貨膨脹率一直很難達到各國央行的目標,包括日本、美國、歐元區等先進國家,通貨膨脹一直很難突破 2%,使得利率也一直維持在低水平徘徊,但一場疫情很可能打破這個瓶頸,許多經濟學家擔憂,當疫情趨緩,物價可能飆漲,不過穆迪 (Moody’s) 首席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強彈最大風險並非通貨膨脹。

過去十年通貨膨脹一直未能達標,經濟學家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口老化、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期望,以及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可以在網上比價導致,消費者期望低價,企業也會發現自己無法提高產品價格。但疫情抑制的消費瞬間爆發,加上央行瘋狂印鈔的結果,很多經濟學家擔心將推升物價導致通膨失控。

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Jerome Powell) 認為即使有通膨,也只是短暫現象。他表示一旦疫情消退,美國經濟可能會出現爆發的支出和暫時性的通貨膨脹,但他並不擔心過熱和失控,主要原因仍是還有太多人處在就業不穩定狀態,認為許多經濟學家擔心的價格持續螺旋式上升並不會發生。現在美國經濟仍比疫情前少了 1 千萬個工作崗位,還有數百萬人面臨飢餓風險,這也是為何聯準會仍然要繼續維持低利率的原因。

其他分析師也支持這樣的看法。曾任美聯儲通膨專家,現在在瑞銀銀行工作的經濟學家 Alan Detmeister 認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機票、服裝價格和酒店價格受到衝擊,而且隨著經濟的重新開放,以及口袋裡有錢的消費者休假和購物,價格可能會急劇上漲。但是在家上班推動的筆電與汽車等商品價格大漲後可能出現回落。價格的暫時反彈與通貨膨脹過程不同,通貨膨脹是價格逐月持續上漲。總的來看,現在很難看出價格將持續大幅度上漲的跡象。

其他一些分析師也認為,消費者口袋裡的錢能夠花多久,以及怎麼花才是重點。經濟學家估計,現在美國人口袋裡有 2.4 兆美元,是強迫儲蓄的數量,本來家庭會花掉這些錢,但由於疫情的限制而沒辦法花掉。高盛分析師估計,美國家庭儲蓄將在今年年中經濟恢復正常之前繼續累積,而隨著經濟全面重新開放,家庭是否會用掉這些積蓄中的少量或大部分,可能才是經濟健康復甦與過熱之間的區別。

無論經濟是健康復甦還是過熱,穆迪認為通膨並非最大風險。穆迪最近一份報告指出,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上升和住院率的下降,加上到夏季可能會出現牛群免疫,美國聯邦刺激性支出已開始流向需要援助的家庭,個人儲蓄過多,且大流行病導致許多被壓抑的家庭已準備好支出,企業支出也在增加,經濟將出現強彈現象。

但報告也直言,市場對通貨膨脹率失控的擔憂太早了,特別是因為美國要達到疫情前的就業水平還需要很多年。他們認為經濟復甦面臨的更大、更緊迫的威脅是資產價格飛漲,並指出近期股市、房屋市場、債券市場、商品市場乃至加密貨幣市場的飆升。

過去十年中,標準普爾  500 指數飆升近 300%,相當於二十年前網路泡沫破裂之前十年中的表現。報告認為,由於估值高昂,這些市場可能容易受到重大調整和崩潰的影響,並有可能對整個經濟產生更廣泛的影響。

(首圖來源:Flickr / Wendy Cutler CC By2.0)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