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同為台灣「晶圓代工雙雄」,一家破釜沉舟「根留台灣」,一家大膽偷跑「西進中國」,從此走向不同的命運。前者台積電一路以來桂冠加身承載無限光環,而後者聯電製程、技術皆不如人,無論股市或社會,接收的酸言酸語,恐怕遠高過稀落的掌聲。
但這個十多年來形成的局面,一夕有了變化。
去年下半年,當市場還一片靜寂,台灣IC設計大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親自出馬,主動登門拜訪聯電董事長洪嘉聰,一開口,就是向聯電包產能、要晶片;敏銳的蔡明介,意識到形勢已幡然形成──當全球科技界都競相投入先進製程的研發與資源之際,市場卻將回頭迎接成熟製程的大爆發,且將是一股難以回頭的大勢。
形勢愈來愈明確,尤其成熟製程最搶手的28奈米,市場不斷傳出漲價聲。
今年3月,媒體傳出南韓三星緊急找上聯電,要洽談聯電南科廠的產能,雙方前後談了2個月之後,終於拍板定案,以三星為首包下南科廠約一半產能。厲害的是,看準機會,三星在手,聯電也與需產能孔急的其他客戶共同談成合約,包括聯發科、聯詠、瑞昱、三星等A咖級大廠,以預付訂金的方式包下南科廠未來6年、每個月2萬7,500片產能合約,而聯電將拿這筆資金添購南科P6廠擴建28奈米製程所需的機器設備。
這個史無前例的全新合作模式,撼動了全球晶圓代工業,曾幾何時,半導體業看不上眼的成熟製程,成了炙手可熱,讓IC設計業捧著錢搶產能的當紅炸子雞。
默默把成熟製程練到最好
多年笑罵由人,此番趁勢而起
多年來,每回只要有媒體拿前塵往事,把台積電與聯電比較,洪嘉聰看完報導總是隨手一丟,只說:「笑罵由人吧!」臉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即使這次,聯電已經營運回春,《今周刊》再度提出採訪要求,洪嘉聰仍是婉拒,僅透過友人轉達「寫好寫壞,我都接受。」
一句「笑罵由人,好壞我都接受」,背後多少辛酸難與外人說;多年來,聯電營運始終平平,股票更不受市場資金青睞,最慘來到6.8元,市值僅剩900億元,長期都在10~15元間徘徊。
2008年接任聯電董事長前,洪嘉聰是聯電的財務長,一顆「財務長腦袋」,是聯電有別於代工同業之處,無論是當年聯電有名的「5合1併購」、或和艦案時外人難以捉摸的資金調度,背後其實都有這位「財務長」的影子。
老董穩住財務,研發授權左右手
28奈米高壓製程技術領先、市占第一
2008年,前董事長曹興誠在一堆台成清交、甚至是美國名校畢業的接班梯隊中,慧眼獨具,挑了淡江會計系畢業的洪嘉聰出列,就是因為他的財務長性格:保守穩健。
2008年洪嘉聰上任沒多久,就宣告聯電放棄先進製程,全心守住成熟製程,這份正式宣告等於宣布結束與台積電多年來的瑜亮競爭,當時甚至有媒體說是「投降說」。
自始至終沒有辯解,洪嘉聰默默承受所有外界給予的負面評價,繼續以財務長的角度帶著聯電埋頭去做。今年2月《今周刊》專訪聯電總經理王石,他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去年成績我們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超標的,營收是達標、毛利率較落後。」而「ROE」和「毛利率」正是洪嘉聰自始至終最在意的2個關鍵數字。
晶圓代工其實是代工服務業,「為客戶服務」是晶圓代工服務業的必然,台積電當然也做,但台積電產能太大,又全心投入先進製程研發,因此只能提供一套平台製程,訂單大的客戶優先享用,取捨之間,給了聯電機會。
洪嘉聰不僅埋首服務客戶,更指揮製程研發單位細細琢磨出特殊規格「28奈米高壓製程」。
去年全球WFH(在家上班)趨勢帶動筆電、電視面板等需求暴起,連動到驅動IC晶片需求水漲船高,各家面板廠、筆電廠到處求產能。聯電也從去年開始把這個特殊製程應用在驅動IC產品,「聯電28奈米的高壓製程不但技術領先、市占率也是全球第一。」王石總經理接受《今周刊》採訪時透露。
「未來『新面板』產品,會使用到特殊高壓製程。」這是去年聯電股東會,總經理簡山傑輕描淡寫的發言,當時沒有引起外界太多注意,但其實已提前向外界宣告聯電正迎向曙光。
2019年聯電毛利率僅14%,去年一躍來到22%,創6年來新高,今年第一季,毛利率繼續創新高超過26%。法人報告紛紛指出,今年聯電毛利率應該會站上30%,將是聯電成立以來的歷史高點。
毛利率攀高,獲利自然跟著提升,今年第一季聯電稅後大賺104億元,超過2019年整年獲利,未來每季的獲利還可望逐季攀高。也因此外資陸續提出看好股價表現的報告,目標價上看80元。
至於洪嘉聰最在乎的另一個關鍵數字ROE,法人預估全年可能衝到16%,是2019年5倍之多,無疑也是史上新高。
走在對的路上,儘管不是光芒四射,但起碼春風徐來,熬了十多年的苦日子,終究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