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單位 Natixis 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全球缺晶片的情況不假,短期內無法解決問題也是真的,這就使得各行各業,包括電子產品、汽車製造、農具生產等等都受到極大衝擊。但是,儘管缺晶片影響是全面性的,但真正漲價賺大錢的就只有少數幾種晶片而已。
報告指出,儘管很多產業都受到缺晶片的影響,但有些產業的晶片供應還是過剩的。例如,其實技術含量較低階晶片的產能仍然是過剩的,這部分晶片的價格不但難以上漲,還非常有可能下跌。但是性能強大、與 5G 和電動車相關的晶片,這才是真正被需要,且會漲價賺錢的晶片。而且,也只有能夠設計和製造這兩種應用晶片的企業才會賺到錢。另外,晶片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也會享受久違的晶片超級循環週期的紅利。
報告進一步強調,全球缺晶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所有的因素短期內都不會有解決方案。因為目前的晶片環境是美國有很多無晶圓廠的 IC 設計公司,但全球大部分晶片都由台灣、南韓和中國所製造。這種分工格局,在當前的情況下面臨諸多挑戰,而其中漲價是唯一可預見的結果。
報告函引用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的數據來說明指出,全球 10 大晶片製造企業在 2021 年首季的總營收多達至 227.5 億美元。其中,台積電獨佔全球晶片製造營收的 57%,金額為 129 億美元。而細分來看,包括 7、12 和 16 奈米製程的晶片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TrendForce 認為,在 2021 年上半年,晶片製造商沒有進行顯著的產能擴張,但面對 2021 年第 2 季晶片需求持續強勁情況下,這代表著晶片製造商將能繼續保持滿載產能,收入仍然可期。
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的政府直接要求晶片製造廠,在安排生產時優先考慮車用晶片。這將進一步擠壓分配給其他非汽車應用晶片的製造產能。總體而言,TrendForce 預計,全球前 10 大晶片製造商的總收入將在 2021 年第 2 季時較第 1 季成長 1%~3%,再次達到歷史新高水準。而南韓 5 月的出口數字也正印證這一點。因為根據數字顯示,南韓 2021 年 5 月份的晶片出口,較 2020 年同期成長 24.5%,連續第 11 個月成長,其中車用晶片的出貨量就飆升 93.7%。
美國銀行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隨著各國逐漸從武漢肺炎大流行的衝擊中復甦,5G 將成為一個大趨勢。晶片是智慧型手機的最重要的零組件之一,也是推動下一代行動聯網的重要關鍵。因此,美國銀行的研究團隊認為,5G 可能是最終的疫情後復甦的關鍵題材,因為消費者在疫情減低下預期將積極外出,如此將需要更快、頻寬更大、且覆蓋面更廣泛的行動網路。所以,該機構預估,2020 年只有約 20% 的智慧型手機擁有 5G 技術,但到 2021 年這一比例將提升至 40%。這使得 5G 手機進一步普及的情況下,則以 7 奈米製程為主,以及更先進製程的晶片預計會迎接接下來的爆發性成長。
(首圖來源: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