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飛機零組件廠駐龍,過去稱為「航太業獲利王」,卻因疫情衝擊營運,所幸駐龍靠兩招「深潛」策略調整體質,營運自底反彈,未來將撥雲見日。
走進高雄仁武區的航太廠駐龍廠房,員工忙裡忙外緊盯生產進度。跟著駐龍董事長王昆生(見下圖)的腳步,不難發現廠內充斥復甦氛圍。問到這一年疫情衝擊,他直言:「活下去比較重要,但現在看起來應該是活下來了!」
2019年掛牌上市的駐龍,是國內飛機零組件廠,主要產品包括飛機機身結構、引擎及起落架零件等,美國波音(Boeing)是最大客戶。2018年EPS 8.01元,寫下歷史新高後,2019年受波音737 MAX停飛事件影響,全年EPS依舊交出6.74元成績;沒想到去年疫情重創航空業,國際航太大廠相繼關廠歇業,航太獲利王駐龍營運也受衝擊。
「波音737 MAX因空難被迫停飛,這是駐龍訂單的主力機型,緊接著20年又因新冠疫情爆發,各國相繼封城鎖國重創航太業,對駐龍可說是同時中兩支箭。」王昆生坦言,從單月營收最高與最低相比,足足衰退77%,「大家就像是躲在水裡深潛,景氣恢復前,就要看誰的氧氣瓶夠大。」
翻開近期業績,駐龍從今年中開始營運明顯好轉,7月營收站上4,302萬元、年增85%,8月營收持穩逼近4千萬元、年增73%,雖與2018年高峰仍有差距,但駐龍率先成為航太業營收大幅回升的公司。
王昆生用深潛策略,先讓駐龍活下去,再伺機尋求航太業復甦商機。
藉備庫存、新訂單維持一定產能,並精簡人力,是它第一個深潛策略。過去波音訂單占駐龍高峰期營收約七成,但疫情下業績卻逐步下滑,營業額剩下原本的兩成左右。他不諱言,波音並未取消訂單,加上飛機訂單合約長的特性,雙方合約期向後延長,初期他拍板維持一定產線產能運作,一方面建立庫存,也讓未來在復甦期有更多能力投入研發。
問題來了,大客戶訂單順延,他如何解決營收低迷問題?所幸,駐龍過去因技術、品質及交期等口碑,與國內航太龍頭漢翔多年來都有密切合作關係,前幾年拿下的高校機標案,剛好在去年進入生產階段,成了疫情下穩定營運的一大關鍵。
不只如此,駐龍營運低迷期,也接了不少航空公司客機改貨機的需求,在高校機的標案與客改貨的需求下,挹注去年營收超過三成的業績。
疫情期間駐龍也出現新生意,去年開發太陽能水面型支架零組件,以及高爾夫球頭等新領域產品。王昆生解釋,雖然是客戶主動上門,但以航太業產品的高精準且符合飛安要求的高規格,切入這些新產品的門檻對駐龍並非難事,雖然訂單量不足以大幅拉起營業額,但未來若有需求或產能可因應,太陽能零組件的訂單也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