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覺,我的人生這麼忙,究竟是在忙什麼……」說出這句話的,是台灣資本市場的傳奇人物之一──「期貨天王」張松允。
正好是在20年前,他寫了一本《從二十萬到十億》的半自傳,過了20年後的今天,粗估身價已達40、50億元。他的操盤人生的確很忙,但也拚出了令人歆羨的真金白銀,那麼,又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究竟是在忙什麼?
其實,這是約莫兩年前張松允和自己的一句自我對話,背後隱含的,是期貨天王對於「富足」二字的新體悟。
「差不多是疫情爆發的第二年,沒辦法進辦公室了,」對於早已習慣同時緊盯好幾面報價螢幕、隨時準備殺進殺出的張松允來說,一場新冠疫情,讓他被迫改變操盤人生。他仍然縱橫股市,只是瞬間移動到光譜另一端的長期投資,「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少了很多短線操作的樂趣」,他緩緩描繪這2年來的心境轉折。
「醫師對我說,再這樣下去,眼睛視神經會壞掉,一旦惡化到青光眼就不可逆了。」他說,自己多年前就曾被醫師這麼樣的嚴重警告。
張松允解釋,早在20幾年前,他常常一到下午就頭痛,因為做期貨必須盯著盤看,而他的部位動輒上千口,每個跳動點都要時刻掌握,「太過專注就會忘記眨眼睛,眼壓升高到一個程度,就引發頭痛。」只是,當年固然有減壓念頭,也逐步調降部位,但要說徹底放棄短線拚搏,確實就是疫後這2年的事了。
「如果真的賺到錢,結果什麼都看不見,那人生不是只有黑白,根本就只剩下一個黑色,這樣子就沒有意義了。」張松允這樣說。
「雖然少了短線操作的樂趣,賺的可能也沒以前多,但內心會忽然覺得,這樣的生活似乎輕鬆很多,也就開始反思,過去的人生究竟是在忙什麼。」張松允說。
輕鬆,或許就是一種放手後的狀態,而懂得放手,往往就能抓住更多。他接著侃侃而談,「改成長期投資後,其實看事情的角度也變了,變得更宏觀。」
當腳步放慢,不再因為瞬間的數字跳動而決定成敗,「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看的東西,也開始變得比較廣了!」從投資開始的思惟改變,也慢慢影響到張松允的日常心態。
如果話說從頭,高工畢業的張松允,一出社會憑著對投資市場的好奇與熱情,拿著20萬本金進入資本市場,37歲時就賺進10億元。然而,他也曾因2004年總統大選的「兩顆子彈」事件,一天內期貨部位慘賠數億元。
但也就是這樣的壓力,張松允坦言,「以前,朋友跟我講話的壓力是滿大的,只要講錯一句,我可能就立刻反應。」他解釋,期貨操作就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殺伐決斷,該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如果做了錯誤決定,就是很快再修正回來,「從別人的角度來講,恐怕會覺得很霸道」。
如今的張松允不一樣了,隨著投資步調拉長,視野變得更宏觀,「慢慢地,也開始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現在會去想,為什麼你的看法跟我不一樣,甚至會去推敲對方的思惟模式」。這樣的心態改變,讓他現在更懂得怎麼交朋友、更懂得傾聽。
對於人生下半場的富足追求,張松允這麼說:「我想,就是要每天開開心心過日子,能過得順心如意,最是重要。」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