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7-11都為了零售業的「最後一哩」默默斥資百億!為的是什麼?

新聞媒體 2020-08-10


猜猜全聯福利中心近年最大筆投資 250 億元,用在哪裡?不是展店,也非研發,是物流系統。

全聯共有 3 座物流中心,分別為桃園觀音、台中梧棲及高雄岡山,今年 6 月在 1 萬 8,600 坪的岡山物流中心劃分出 1 千多坪規劃為首個自動物流倉。除去購置土地、設置物流車等成本,光是加入機器手臂、自動分揀機等設備就要近 10 億。

如何更快將商品交到消費者手中,是每間零售、電商業者的課題。統一集團、全家、momo 購物網等都紛紛加碼投資物流與倉儲,每間業者都追求快,還要更快。自動物流倉能為全聯能創造哪些優勢?

全物流部協理胡長熹指出, 升級物流的第一個好處,是全面提高內部運送效率。他解釋,過去全聯的訂貨流程,是門市向物流部門叫貨,物流把訂單轉給供應商,供應商讓代送商送貨,2~3 天之後門市才能收到商品。過去想縮短補貨時間,有些門市會自行囤貨。但門市超過 1 萬項商品,造成管理困難,更可能會賣出已經過期的商品。

為了解決配送時間過久,胡長熹在 2013 年重新定位了物流中心:不再只是商品轉運點,還要肩負倉儲角色,現在已經超過 4 千項商品,配送時間就能縮短到訂貨隔一天送達,甚至是當天訂、晚上到。倉儲品項多是補貨不高的洗髮精等日用品,如果是補貨頻率很高,或本身有眾多倉儲的供應商如黑松等,還是用過去的方式配送。

一旦愈來愈多商品,想寄存在物流中心,代表全聯得生出更大儲存空間,但土地取得成本過高,不可能無限制擴大,胡長熹才把腦筋動到自動化。「一般人視線只能看到 7 公尺高,」他說,「但自動倉儲仰賴機器,可以推到 33 公尺高」。同樣面積的土地便能發揮更大效用,每坪土地能創造出可存放貨品的空間(稱為儲位數,岡山的容量為 2 萬 4,000 儲),比傳統倉高 5 倍。

▲ 自動倉儲系統能發揮更大土地效益,增加更多儲位。(Source:全聯,以下同)

效益 2:人力精準運用
整箱出貨靠自動化,人力用在零散商品

目前物流中心的工作型態可分為兩種:零食、清潔用品等,門市單次需求量不高,可以輕鬆搬運和揀貨的品項,以及飲料、酒類等體積大又重、會整箱出貨的商品,自動化設備主要負責後者。

現在貨品入倉之後,物流中心共有 3 支機器手臂,以每小時 2 千箱商品的速度,以一層層棧板為單位抓取貨品,放到輸送帶上,這種稱為脫速帶的輸送帶設計,可讓商品箱的條碼朝前,讓自動分揀機掃描條碼,知道這箱產品要分配到哪間門市,送上相對應的 80 條滑帶,解放這塊流程的人力,最後只需要人力確認箱子送上正確的物流車。

▲ 機器手臂直接吸取一棧板商品,並輸送至脫速帶。

▲ 商品會經過自動分揀機,分配到各門市的滑道,即可運送出貨。

胡長熹提到, 過去機器手臂大多堆疊貨品,全聯可說是零售業首度用於拆貨的企業,補足前段進貨的流程,讓大多數員工專注於處理零散商品,人力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然而,採用自動倉儲其實不會因此減少人力需求。胡長熹強調,重點是降低物流廠員工負擔,提高他們留任的意願。目前物流中心正職員工 60 位,會因為淡旺季調整,目前大致有 300 名。

不過胡長熹坦承,物流中心很難完全自動化,畢竟肥皂等部分商品,一箱 100 多塊,整箱出貨門市也消化不完,勢必依靠人工零散揀貨。加上這些零散商品還需經過人員稽核,每項商品大小、重量都不一樣,沒有標準化情況下,不容易交給自動化設備審核。儘管如此,自動倉儲仍然是他們未來持續推展的計畫,桃園觀音與台中梧棲物流中心都預計導入相關設備。

零售最後一哩路,誰跑得最快?

全聯之外,物流體系和自動倉儲,也是各產業龍頭投資的重點。7-ELEVEN 從 2018 年投入離島店到店服務,今年還與海外 7-ELEVEN 合作,未來可直接到店取貨,6 月時在股東會,董事長羅智先更提到將斥資百億元以上,打造物流園區,預計整合集團旗下所有的物流系統與品牌,也已經花超過 18 億元在台南買地。全家近年則是持續深耕冷鏈物流,更與多間電商合作,持續拉升冷凍包裹的數量。

電商業者則專注於物流自動化,momo 購物網與 Yahoo 相繼在北部建立自動化物流中心,PChome 也在去年競標下中華郵政物流中心,成立了自己的「網家速配」車隊。誰能儘快建構起完整的自有物流與配送體系,最後一哩路就能走得更快。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