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主題吸引資本市場關愛,未來發展可能如幸福粉紅泡泡帶給人類更佳效率、風險預測能力、資源、生活品質及活動空間。但如果科技錯誤應用或過度渲染,那麼面臨的可能是危及財產與生命安全的黑色泡沫。
標題雖取自《玩具總動員》角色巴斯光年的預設語音,但劇情和太空歷險完全無關,不過展現的赤子之心、面對近乎不可能的冒險勇氣,正是現今民間企業投資開拓人類再度進入宇宙必備的特質。
為何說是再度進入?相信讀者都熟悉美蘇冷戰時期,人類1960年代即開啟太空探索時代,阿姆斯壯登月、國際太空站建立、無人探測機降落火星表面等國際強權競爭下主導的活動,這些事件的確讓你我都夢想著如電影穿越銀河、移民外星的可能即將到來。但隨著後冷戰時期蘇聯瓦解、全球化及火箭般高漲的太空預算,並沒有帶來大躍進式經濟效益,於是各國家政府包括領頭羊美國,紛紛將資源導向其他方向。
與此同時,隨著1990年網路科技時代到來,以往由政府主導的太空場域,也逐漸轉入民間創新的商用發展時代。名例子Surrey Satellite於1995年由英國薩里大學分拆並成為小型衛星領先者,Google於2004年收購Key Hole,並發表Google Earth線上服務,讓一般大眾使用,馬斯克SpaceX於2008年第一次發射民用火箭,到2021年7月世界富豪布蘭森、貝佐斯成功運用旗下企業開發的航空器進入太空漫遊。相比60年前,我們是否離宇宙更近一步?
普惠式太空經濟,下一個10年的準備
據非營利組織Space Foundation(www.spacefoundation.org)報告,太空經濟產值2020年已到4,470億美元(相較10年前成長55%),全球政府編列的相關預算也到902億美元,美國占58%。但今日最新數十分鐘太空觀光票價,維珍銀河為45萬美元,Blue Origin為10萬美元,此價位雖比傳統太空人升空成本降低許多,但依然是富豪等級一生一次人生體驗的消費,並非一般上班族可負擔的小確幸旅行或商務出差選項。
如果真達太空跨洲旅行商用化目標,每人飛行成本以今日通膨計算,至少要降到1,000~2,000美元。這也意味太空載具必須更規模化、可將重複發射時程壓縮到數小時內,當然降落準確率與飛行安全性更需大大提升,畢竟大家應該不希望只是抵達目的地附近海域或中途爆炸。
衛星用商業火箭可看到火箭重複使用率、體型、載重與推力不斷增加,的確降低太空運輸成本,但任何創新的低成本小衛星還是無法負荷如SpaceX火箭單一發射約6,000萬美元單價,所以必須等待長達數月或年與其他大型衛星一同出發,也無法由火箭送抵目標的軌道位置,而須靠衛星自身推進器移動至目標區,徒增衛星經營風險。
現今約2,200顆人造衛星環繞地球,如果接下來10年預期要達10萬顆衛星規模以進行各式太空應用,如氣候變遷、精準農業偵測、全球網路通訊與運算,如前述太空旅行,單一衛星發射成本必須降至百萬甚至數十萬美元等級,並能在數週或數天內將小衛星送至低空軌道。新創公司如Astra正在發展,也可能成為最快量化小衛星發射的業界先驅。
公私部門合作,太空基建影響大
OECD兩年相關研究報告,即使現今太空經濟為民間主導,但不可否認,各國政府還是扮演重要角色:
- 政府在早期太空高風險期的穩定開發投入與後續科技轉移至民間運用,甚至今日對抗武漢肺炎醫療器材,都有太空科技的影子。
- 政府身為民間客戶以促進既有產品與服務持續研發,並允許商用規模的擴充,如採購商用氣候觀測衛星資料、商用衛星頻寬為軍事通訊使用。
- 公私協力夥伴關係(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政府與民間企業共同合作太空專案以提升相互效益,政府提供企業某種程度穩定的保障,私人企業也更有彈性募集資金與創新方案,以更有效率經營。
另外,公部門的太空經濟政策也有不同方式刺激產學界研發速度,摘要三面向供參考。
隨著太空科技演進與商用普及化方向,太空勢必成為下一個國家和企業不可缺席的基礎建設市場。但如何通盤考量投資、應用及後續影響,除了單純投資報酬率,應廣泛思考多因子和連動關係。
粉紅或黑色泡泡,掌握戰略先機成關鍵
太空經濟形成至今日,如1990~2000年網路科技進入民間的雛形到初階使用,充滿未知的領域及未完全成熟的高速網路基建。太空主題也吸引更多資本市場關愛,包括結合最熱門的SPAC投資,未來發展可能如幸福的粉紅泡泡,帶給人類更佳效率、風險預測能力、資源、生活品質及活動空間。但如兩面刃,如果科技錯誤應用(軍事霸權侵略),或過度渲染導致投資浮濫(千禧年IT市場泡沫),那麼面臨的可能是危及財產與生命安全的黑色泡沫。
最後,雖然不是每國或企業都有辦法獨立發展太空計畫,但自由市場的確可讓尚未掌握關鍵技術者,運用友善資本投資方式(Friendly Capital)發揮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並促進未來知識、人才交流和技術合作契機。如何回歸投資影響面,就不應單純為短期財務回報率問題。
(作者:Black Bubble、尤昭文;本文由《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首圖來源:Blue 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