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季調降到每週調漲,海運一位難求,船公司低調數大錢

新聞媒體 2020-12-18


航運費用漲價已經不是新聞,但到底漲得多誇張?科技新報獨家訪問資深貨運承攬業內人士,細細說明業內情況,也預告了對未來萬物齊漲的擔憂。

今年下半年以來海運費用價格持續攀升,業內人士最新消息透露,去年一櫃 1 千美元的費用,現在已經來到 4 千美元,而且櫃位持續吃緊,船公司祭出「先求上船,再問價錢」方針,貿易商只能咬牙硬撐。

據消息來源解釋,早年船公司的運費,是每季或半年報一次給負責承攬的公司,也就是報關行。承攬人員依此提供貿易商服務費用。但是今年第二季開始,先是改成每月報價,接着改為雙週報價,目前已經是每週報價,為的就是更快速的漲價,來反映需求。

回想 2020 年初,疫情開始肆虐時,不僅衝擊觀光業,世貿組織也預估國際貿易量將大幅緊縮。實際上在今年 2~3 月,貨運量也真的大減,船公司於是展開緊縮方針,實際方式就是「合運」。

當需求大減,一艘船上就會出現大量空艙(空貨櫃或是沒貨櫃),對於每趟航班的人事與燃料等成本是承重負擔,因此今年初多家船公司改採聯合集運政策,假設原先 5 家公司每週各出 3 條船,就改成每週各出一條船,互相幫同行載貨,以此降低成本來度過難關,每個禮拜能出貨的量,也就大幅下降。

沒想到,從今年第 2 季開始,隨着產能復甦加上電商購物量爆炸增長,貨運需求瞬間滿載。前腳才減少了貨運量,後腳訂單就爆棚,海運又不像空運能快速反應,一條船出去短則數週,長則數月,持續的艙位不足,加上不斷累積的出貨需求,造就目前海運一位難求的情形。

根據報關行內部提供的報價資料,本週(12/14)台灣到北美的海運費用,一個標準小貨櫃是 3,195 美元,大櫃則是 4,410 美元。「去年這個時候,一個櫃最多 1 千美元。」承攬人員表示,往南美洲更貴,櫃位價格全都是 7 千美元起跳,最高甚至來到 1 萬美元。

▲ 船運報價單顯示,高雄到加州運費已經來到 3 千至 4 千美元。(Source:科技新報攝)

也就是說,一家中小企業原先出貨一次的成本,已經從 3 萬新台幣暴漲到 12 萬,如果不調漲售價,每個貨櫃就直接少賺 9 萬元。對高單價產品或是大型企業來說,也許還能承受,但小公司與低利潤商品,就叫苦連天了。

部分貿易商選擇斷尾求生,直接違約不出貨,其他仍在持續苦撐的,已經在醞釀漲價。

可怕的是,這個漲勢還沒打算停,到明年 1 月,預計會再漲 1 千美元(台美航運),以每週報價來說,就是每週漲 500 美元。因此船公司已私下告知承攬人員,「不要問價錢,先問有沒有位子。」早一週搶到位子,就省下 500 美元,年底還沒上船的,很抱歉,請多準備 1 千美元。

對比去年此時船公司各種悲情攻勢,拜託承攬人員下單,真是風水輪流轉。業界傳聞,長榮海運今年年終獎金可能是 10 個月左右;另一家國內知名海運公司,之前還傳出尾牙要邀請五月天當嘉賓,卻被高層警告不可太高調而作罷。

艙位難求,貨櫃也難求,這個環環相扣的情況,有可能要到農曆年後才會逐漸緩解。而各種產品缺貨的狀況,恐怕也要等到運費停漲後才能正常出貨了。

(首圖來源:長榮海運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