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難反轉,財政部統計,2019年接受贈與人數共23.8萬人,男性占60.5%,比女性高出21個百分點,近9年來大多維持相同水準;且年紀越輕,男性受贈比重就越高,15至29歲受贈者中近7成為男性。
財政部近日發布最新統計通報,從近年接受贈與人的性別來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獲得財產贈與,舉例來說,統計2019年共有23萬8147人接受上一代或他人的贈與,之中男性比重為60.5%,女性為39.5%,男性比女性高出21個百分點。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觀察從2012年以來,女性受贈比重都在38%至39%之間起伏,沒有有太大變化或明顯上升趨勢,財產贈與仍傾向以直系男性親屬為首要考量,傳統觀念難以扭轉。
統計通報指出,從年齡層來分析,不論在各個年齡層,男性受贈的比重都高於女性,且越年輕差異越大。
75歲男性受贈比重為53.2%、女性46.8%,男性高出6.4個百分點,但在15歲至19歲族群中,男性受贈比重高達69.4%,女性僅30.6%,男性高出多達38.8個百分點,在20至24歲族群中,男性受贈比重也高達68.1%,反映男性更容易在少年或青年階段,獲得上一代贈與的「第一桶金」。
換個角度,從將財產贈與出去的「贈與人」性別來看,雖仍呈現男多於女,但占比相對接近,舉例來說,2019年男性占比約54%,女性約為46%,兩性差距在8.2個百分點,近年兩性差距也大多維持在6至10個百分點內。
實務上,由於夫妻每人每年都有新台幣220萬元贈與免稅額可運用,且夫妻雙方贈與可免稅,因此要贈與給下一代時,夫妻會先相互贈與、再贈與給下一代,以充分利用到440萬元免稅額(1人個220萬),可能為贈與人男女性別較為相當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