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聯準會(Fed)積極升息抗通膨帶動,美元指數(DXY)今年以來大漲 10% 之多,嚴重衝擊斯里蘭卡、阿根廷等必須償還美元債務的新興國家。經濟學者認為,若經濟及通膨趨疲,Fed可能會暫緩升息,進而帶動美元反轉。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經濟及政治科學教授Barry Eichengreen 26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央行政策最終仍是影響外匯動向的主因。不過,雖然聯準會繼續升息,可能帶動美元續漲,但有兩大發展讓匯市展望趨於複雜。
首先,儘管歐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依舊抗拒,他國央行已展現跟進Fed的意願,以解決國內通膨飆漲問題,這包括加拿大、菲律賓、新加坡、紐西蘭、南韓等央行。上述國家的財政穩健,能承受升息壓力,通膨是主要隱憂。這些央行也因此保持至少跟Fed相同的升息速度。若涵蓋這些國家的貨幣,美元升勢就沒有那麼強勁,預測未來幾週、幾月也會如此。
第二,美國面臨經濟衰退的風險。目前美元定價主要反映Fed持續升息的預期,而升息預期則是基於經濟有望持續擴張。若Fed一手主導的經濟趨緩態勢,從房市蔓延至零售銷售及企業投資,則不但會拖垮支出、也會壓抑通膨。
Eichengreen認為,經濟即便衰退、通膨仍將維持6~9%,迫使Fed繼續收緊銀根的看法頗愚蠢。Fed前主席保羅沃克(Paul Volcker)在衰退時持續升息(美元也不斷飆升),是因為通膨有好幾年的時間居高不下,但當今通膨並無類似的僵固情況。因此,若經濟及通膨趨於疲弱,Eichengreen相信Fed將暫緩升息,美元也有望扭轉走勢。
電影《大賣空》(Big Short)主角本尊、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前放空不動產抵押證券的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6月27日曾透過Twitter警告,零售業的供給過剩情況,就是所謂的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指零售端需求僅微幅變化,但各層級的供應商在評估需求時,會經由分銷、批發商等逐層放大,到了最上游時評估將嚴重扭曲)。
貝瑞並表示,零售業的長鞭效應將引發通縮動能,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今年稍晚逐漸降溫,促使Fed利率及量化緊縮(QT)政策髮夾彎,一切將周而復始地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