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雷曼兄弟?「恆大危機」懶人包帶你看懂為何牽連全球股市

新聞媒體 2021-09-23


中國恆大債務問題一度引發全球股市震盪,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經濟隱憂,目前負債逾 3,000 億美元,市場普遍認為將拖欠債券還款。到底恆大負債怎麼來?對全球經濟影響多大?《科技新報》特地整理懶人包,讓你快速了解恆大危機始末。

1996 年,恆大集團創辦人許家印在廣州創立恆大集團,主要透過借貸擴大規模。

根據恆大集團網站,恆大地產在 280 多座城市擁有 1,300 多個專案,除了房地產,還在電動車、媒體製作、礦泉水、主題公園、足球俱樂部等領域都有涉獵。高盛預估,恆大擁有 200 多家境外子公司和近 2,000 家國內子公司,資產約 2 兆人民幣,相當於中國 GDP 的 2%。

這些新業務擴張都需要資金,而許家印的人脈能讓債權人不斷貸款給他,最終債築高台,超過恆大還債能力。

到了 2020 年,恆大出現流動性恐慌,據說恆大當時發信給廣東省政府,警告官員 2021 年 1 月到期的付款可能導致流動性危機,進一步導致金融部門出現交叉違約。之後越來越多恆大求助新聞出現,使公司股票債券暴跌。

恆大一律否認,並對發信真實性提出異議,不過最後傳出是部分投資人放棄對恆大強制償還 130 億美元的權利,危機才暫時解除。

出售恆大汽車、中國恆大還不夠

隨著恆大集團越來越多債務要到期,債券持有人、股票投資人和評級機構預測恆大將違約,且債務重組不可避免。恆大提出一項計畫,到了 2023 年中將 1,000 億美元債務減少一半,包括資產出售和發行股票。

截至今年 8 月,恆大已籌資約 80 億美元,還出售恆大汽車、中國恆大、一家杭州地產公司和一家地方銀行股份,但都難以解決恆大困境,這些交易都不太可能明年前完成。同時債務評級多次被降級,惠譽、標普全球評級皆表示恆大可能違約。

彭博社報導,恆大到今年底必須支付 6.69 億美元票據,約 6.15 億美元是恆大美元債券;明年 3 月,恆大 20 億美元未償還債券即將到期,再接下來 4 月還有 14.5 億美元到期。標普表示,雖然恆大今年償還所有公募債券,但如果無法及時恢復進入資本市場的能力,2022 年再融資將面臨挑戰。

恆大危機將使中國經濟成長放緩

目前唯一能將恆大從漩渦拉出的只有北京,全球投資人都屏息以待,看政府是否介入並提供救助、要求提供重組,還是眼睜睜看恆大倒閉。據說北京已指示廣東當局制訂計畫,管理恆大債務問題,包括與資產潛在買家協調。監管機構 9 月簽署提議,讓恆大與銀行、其他債權人重新談判付款期限,提供下一次緩衝期。

高盛中國經濟專家閃輝(Hui Shan)認為,恆大危機將使中國經濟成長步調放緩,預計中國 GDP 減少 1.4 個百分點,若情況進一步惡化,負面影響可能使數字擴大至 2.5 個百分點,更嚴重的話 GDP 可能下降 4.1 個百分點。

最壞情況,與恆大集團有關的壓力將蔓延到世界金融體系,並凍結全球信貸市場,彭博社認為這將是「中國的雷曼時刻」,金融海嘯很可能重蹈覆轍,拖垮全球經濟,不過華爾街相信,如果有必要,中國政府會使用很多方式預防此狀況發生。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