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印關係惡化、新德里政府對中資設限,印度欣欣向榮的科技業決定轉向軟銀(Softbank)及其他西方投資人尋求資金填補缺口。不過,最新消息發現,去年投資規模驟減的中資,已經找到管道,悄悄重返印度科技市場。
南華早報4日報導,研究機構Preqin的資料顯示,7月印度創投規模上升至79億美元。數據分析機構Global Data則指出,今年以來印度新創商吸引的100億美元投資資金當中,軟銀約貢獻十分之一達20億美元,催生新興獨角獸(指市值10億美元以上的未上市企業)。
中資去年投資規模因新德里政府禁止陸企趁疫情收購體質減弱的本土企業後驟減,但今年悄悄攀高。Venture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去年香港(被視為中資流出管道之一)對印度的創投投資額僅剩200萬美元,遠低於2018年的1.68億美元,但今年上半卻回升至8,000萬美元。
法律事務所Krishnamurthy & Co.合夥人Alok Sonker指出,中資終於找到重返印度的管道,投資規模或許未達歷史高,卻逐漸透過外部商業借款(external commercial borrowing,ECB)方式流入。ECB是以外幣貸款給印度企業的緊急融資機制,新德里政府新祭出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限制並未涵蓋。
Sonker直指,部分中資偷偷投資、把貸款賣給可信之人,一旦法令鬆綁、他們即可取得企業的戰略股權。他提到,多數中資行動都是策略性質,不像西方企業定要獲利,目的是取得企業或產業所有控制權。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