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未來會像人?三張圖表看懂世界AI霸主

新聞媒體 2023-07-18
AI 未來會像人?三張圖表看懂世界 AI 霸主

隨著 ChatGPT 引爆全球 AI 風潮,連帶著 AI 產業前景看好,全球資金大量繼續湧入。誰是霸主?請從這些圖表中揭曉。另外,你會擔心 AI 變成跟人一樣的智慧體嗎?專家指,2060 年將是關鍵年。

2060年時,你幾歲?屆時有可能是生活在 AI 充斥的世界了。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學者卡特加·格雷斯(Katja Grace)的研究團隊,發出了對352位全球AI專家的問卷調查。儘管回收的答卷中歧異甚大,當問及「AI何時出現會像人一樣有智慧?」時,有一半的專家給出了2060年「之前」的預測,90%的專家給出了未來100年內的猜想。

數據公益組織Our World in Data評斷這項預測表示,其實許多領域的專家在對自己的領域進行預測方面並沒有良好的紀錄。

飛行史上一個預測失敗的顯著例子,萊特兄弟中的哥哥Wilbur Wright曾對弟弟Orville Wright說:「在1901年,人類在50年內不會飛起來。」結果兩年後成功上天打臉自己。

但Our World in Data卻也贊同,少數關注人工智慧的人認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變革之一,「可能會在我們有生之年發生」。

當AI愈來愈像人,從事重複性工作性質的人無疑會失業。AI提高生產效率,也會倒過來對人類認知和判斷力的要求更高。當AI像人,接下來要討論的,或將轉變成「誰控制誰?」的問題了。

無論如何,人類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批判性思惟、意志力,應該還是AI所無法取代。

如果AI是你的競爭者,對你的影響便是失業。如果你是AI的擁有者,影響便是令你成為「超級個體」。

這也是為什麼AI領域的投資,近年來呈現猛爆性成長──所有人都想擁有AI勢力,不願成為AI裝備競賽中的輸家。

根據美國大數據分析公司網基(NetBase Quid)最新的AI指數報告,全球企業對AI的投資,於2021年猛增至近2,761億美元,比前一年成長近80%。

事實上從2018年開始,AI領域的相關投資便一路上揚。2021年的投資總金額,比8年前增加了約30倍。

▲ 全球年度AI投資。

美國仍是AI投資的霸主,以734億美元遠超排名第二的中國(228.5億美元),和位列第三的歐盟及英國(125億美元)。734億美元,約新台幣2.3兆元,是鴻海目前市值一倍半。

有趣的是,AI投資熱潮從矽谷延燒至好萊塢,OpenAI於2023年第二季最新一輪融資中,一家名為「Sound Vetures」的創投基金赫然入列,創辦人之一正是電影《賈伯斯傳》扮演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男星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

▲ 全球私人企業投資AI,美國稱霸。

庫奇被譽為「最成功的明星投資人」,演過《蝴蝶效應》等賣座電影的他,在科技界的投資戰績同樣輝煌。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10年,他參與投資的專案有 Airbnb、Nest、Pinterest、Spotify、Skype。如今這些企業都是市值至少幾十億美元的大公司。以Skype為例,投資100萬美元,之後微軟以數十億美元收購。

最新消息,庫奇的Sound Vetures超募了2.4億美元(約新台幣75億元),而且這筆鉅款只會投資六家公司:OpenAI、Stability AI和OpenAI前高層創立的Anthroic已披露,三家目前正是AI領域最熱門的新創公司。

榮耀歸於「王者」OpenAI的GPT-4

以生成式AI為主流的AI投資項目,話題正夯。「女版巴菲特」方舟投資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更大膽預測,人工智慧商業化將迎接重大轉折點,原因是AI可以提升企業的生產力。

這份研究報告預測,人工智慧軟體的總支出從今天不到1兆美元,成長為2030年14兆美元,每年複合年成長率為42%。

影響力還在於,人工智慧軟體的爆發式成長,將帶動整個IT產業加碼投資。伍德評估,IT產業支出於2030年總規模將超過20兆美元,是當前5兆美元的四倍。且AI進化,比網路普及價值更大。

相比1997~2021年網路科技帶來增加13兆美元的企業價值,這輪人工智慧產業爆發,將在2021~2030年帶來超過80兆的企業價值增加。

另外,美國新聞訂閱媒體《Newcomer》〈14張圖表講述當前人工智慧的故事〉一文披露,經過27,000次以上PK,OpenAI的GPT-4獲得第一名。同時OpenAI離職員工創立的新創Anthropic產品獲第二名和第三名。

但最令人驚訝的排名出現在第五名Vicuna-13B,由多所大學合作3月推出,代表私人企業可能無法在生成式AI競賽獨占鰲頭。

AI投資如此熱,下階段要觀察的,會是它將泡沫化嗎?

▲ 經過27,000次以上PK,OpenAI的GPT-4獲得第一名。(Source:Newcomer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Google News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