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關務署昨(28)日宣布,將針對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四國產製進口的陶瓷面磚,展開反傾銷調查,這也是繼中鋼鋁業申請調查陸製特定鋁箔後,今年第二宗業者申請反傾銷調查案件。
關務署表示,目前此案已交由經濟部進行產業損害初步調查,關務署最快明年初做出初判。
此案是源於陶瓷公會等業者向財政部提出申請,涉案貨物為印度等四國產製進口的陶瓷面磚,各邊長為7公分或以上、厚度未達21公厘,吸水率以重量計不超過17%的面磚,主要用作牆面、地面裝修材料,具裝飾及保護功能,調查範圍也排除異形陶瓷面磚。
據申請書指出,自2017年至今,印度等四國陶瓷面磚業者開始以低價傾銷我國,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為鄰近亞洲國家中,對陶瓷面磚產品課徵關稅稅率偏低的國家,僅課徵10%,其餘國家為5%至60%;而馬來西亞、印尼對於進口產品,卻設置極高門檻障礙。
業者表示,長期以來,形成「你要進來台灣暢行無阻,我要賣給你卻關卡重重。」的窘境,衝擊我國業者,也導致良莠不齊的低價產品,快速取代品質穩定優良的國產陶瓷面磚,等於是劣幣驅逐良幣。
業者指出,在這種不公平競爭下,2019年國產品生產量已較2016年減少近7%,顯見國內市場受到侵奪後,已有廠商被迫減產或停窯,因此由陶瓷公會及冠軍建材、三洋窯業、昌達陶瓷等業者共同向關務署申請反傾銷調查。
根據申請書,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及印尼的傾銷差率分別為80.69%、53.72%、9.05%及25.78%,不過最終是否會依此差率課徵反傾銷稅,仍待調查。
關務署表示,財政部已移請經濟部進行產業損害初步調查,經濟部依規定須在40日內將初步調查認定結果通知財政部,最多可延長20日;財政部收到後則有70日進行初判,並決定是否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接下來再由經濟部進行產業損害最終認定、關務署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