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喝杯咖啡吧!」一般人聽到這句話應該很放鬆,但被政府機關請去「喝咖啡」,不但可能喝不到真正的咖啡,恐怕還苦水滿腹。當業者未違背任何法令,但是主管機關會希望業者配合某些政策時,通常以「喝咖啡」來統稱主管機關這類「道德勸說」手段。
例如中央銀行分別在今年十一月十三日及十九日,兩波共邀請十四家銀行座談,請銀行務必配合嚴格控管不動產授信,不要將信用資產過度流向不動產,間接導致房價不合理上漲,超前部署打炒房。
央行除了掌握貨幣政策工具外,道德勸說也是影響市場的手段。由於政策推出往往會有代價或後遺症,如多發行定存單可縮銀根,但需支付利息,若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上策,「喝咖啡」就是先動口宣示政策態度,要求業者配合,否則下一步再動手(祭出管制措施),希望業者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央行首要任務是維持物價與金融穩定,也是貨幣政策的主管機關及貨幣發行單位,各銀行必須遵行政策利率,也會提供資金給銀行,是所謂「銀行的銀行」;央行還可對金融機構專案檢查,要求金融機構限期據實提出報告。當央行請「喝咖啡」給建議或提醒,銀行哪敢當耳邊風,「咖啡再苦都要乖乖喝下去。」
不僅房市要管,炒匯央行更要管。今年八月有大型糧商透過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套利,交易金額逼近八○億美元巨量,央行對外銀祭出大規模專案金檢,並約外資保管銀行來「喝咖啡」,嚴重警告不得配合糧商「假避險、真套利」,不排除要祭出處分。
央行請喝咖啡由來已久。美國二○○九年起推出前後共三輪的量化寬鬆(QE)政策,熱錢出閘湧向推升新台幣。央行曾在二○一○年初邀外資保管銀行「喝咖啡」,道德勸說勿協助炒匯,要求外資不投資股票就要匯出。
央行也曾出手挺台股。二○○七年中發生資金外流,央行為導引資金回台,就邀投信主管喝咖啡,道德勸說多買台股、多推銷國內產品。
除了央行,常常請業者「喝咖啡」的還有金管會。例如為遏止層出不窮的民營金控關係人交易弊案,金管會曾逐一邀多家民營金控大股東「喝咖啡」,要求股權、業務透明化。先軟言規勸,再訂辦法立罰則。
政府請業者喝咖啡,也是一門藝術,在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並不能干預正當商業行為,但業界多會觀察風向,一探主事者究竟只是想要交代了事,或有真本事扭轉乾坤,所以並非所有政府單位找喝「咖啡」,業者都會埋單。例如日本因實施安倍經濟學,有陣子日圓狂貶,但汽車、化妝品、食品、電器等日貨價格卻依然不動如山,經濟部多次找進口商「喝咖啡」,結果均無效。
最近外傳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也找中嘉系統業者「喝咖啡」,道德勸說頻位調動事宜,儘管雖此事已遭NCC否認,但其實業界都在觀察後續發展。
其實,請「喝咖啡」有沒有效,除了要視當局手腕是否高明外,也因產業而異。金融業是產業的血脈,因此是特許行業,受政府法令高度監管,所以不管有沒有違法,只要主管機關說「不宜」就是不行,民不與官鬥在金融業是天條,「喝咖啡」當然不能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