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全球爆發 COVID-19 疫情,台灣以良好的防疫能力擋下病毒侵襲,成為少數不受影響的國家,刺激出口量大增,台股牛氣沖天,即使遇到 5 月恐慌性暴跌,也不影響大多頭局面。然而,台股最近轉空氣氛濃,很可能進入修正格局,不過專家認為,萬六關卡可望有下檔支撐,加上先前投機風氣盛行,大盤回檔修正反而有助於回歸基本面行情。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台灣自 2020 年 7 月開始出口強勁,年底前每個月超過 300 億美元大關,2020 全年出口值達到 3,452.8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21 年,累計 1 至 7 月出口億 2,448.7 億美元,年增 31.5%,連續 13 個月成長。即使今年 5 月爆發本土病例,第二季的經濟增長仍高達 7.43%。
台灣經濟高度仰賴海外需求,當出口景況繁榮、營利成長,將帶動台股不斷創新高。從下圖來看,兩者從去年 7 月開始的走勢大致接近,不過到了下半年,若台灣外銷訂單大戶美國、中國需求放緩,情況可能開始改變,因此須多加留意該國的經濟體景氣。
▲ 台灣出口值與台股自 7 月皆不斷成長。(Source:上圖主計處、下圖證券網站)
先前,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台灣有強勁的出口,加上投資增加,以及更多的財政刺激措施,有助於支持 2021 年 GDP 再度成長。然而到了 8 月,台股已經連跌 9 天,12 個交易日有 11 天收黑,外資大賣量縮,成交量跌破 3,000 億元關卡,轉空氣氛濃。
而台股這波大幅震盪的原因之一,即為台灣因為去年的高基期效應,加上支撐經濟成長的半導體生產線已經負荷滿載,半導體產量和出口成長應該會進一步放緩。富達台灣成長基金經理人白芳苹就指出,繼電視面板報價出現下跌趨勢,Chromebook 筆電亦傳出砍單千萬台的消息,顯示銷售熱潮已退,記憶體可能在明年面臨價格下跌風險。
白芳苹表示,台股震盪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美國聯準會預計 8 月 26 日全球央行年會中,討論縮減購債規模的議題,加上美國近期 7 月份非農就業表現強勁,強化聯準會可能提早縮減 QE 的預期;中國第三季政策大改變,使得投資風險增加;國內當沖稅率減半延長或取消之議題,市場短期信心。
另外,從觀察景氣指標查詢系統來看,自從 2020 年 7 月開始呈現「轉向」,之後連續成長,到了 2021 年 2 月,經濟連續 5 個月呈現「熱絡」情況,但是領先指標已經下跌,顯示目前國內景氣雖然穩健成長,但如果接近成長趨緩,台股很可能已經先行反應基本面趨緩。
▲ 景氣指標查詢系統。(Source:國發會)
展望後市,白芳苹認為,8 月大勢預料將維持盤整,持續反應 QE Tapering 對市場的衝擊。然而,由於目前尚未進入升息階段,在利率仍低的情況下,指數具有殖利率保護的效益,預估 16,000 點(約股息率 2.8%)可望有下檔支撐,且台股目前大盤本益比僅 14.5 倍,低於五年平均的 15 倍,推論評價面亦將提供下檔支撐。
第一金投信則認為,今年以來加權指數歷史高點來到 18,034 點,積漲幅達 22.41%,來到季線正兩倍標準差的過熱位置,且融資大增與當沖逾 5 成之投機行情盛行下,大盤本來就有回檔整理壓力,本波適度的修正反而有利回歸基本面行情。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