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品牌松下 (Panasonic) 從傳統家電製造起家,雖然幫特斯拉 (Tesla) 生產電池一路看似風風光光,但其實這幾年不敵競爭者,財報一直不太好看,去年銷售額不到七兆日圓,25 年來首次。相較其他日本老牌家電競爭對手早就搶攻軟體服務拚轉型,現在松下才要開始大動作調整營運版圖,賣出虧損事業,收購軟體商,並降低製造成本。
儘管松下品牌響噹噹,該公司的營業利潤率在過去 20 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 5% 以下,去年財年甚至不到 4%,落後 Sony 的 11.1%、日立的 6.3% 和 LG 的 5.1%。前年松下半導體賣給台灣新唐科技,才讓人看見松下日落西山的半導體事業,其實松下還有很多拖累百年品牌增長動力的絆腳石。
利潤率那麼低,肯定是營運環節出了狀況。在新任 CEO 領導下,為降低製造成本,第一刀砍向新加坡的製冷壓縮機製造業務。據《日經》報導,松下自 1972 年以來一直在新加坡製造製冷壓縮機,四年前甚至將業務總部職能整個搬遷過來,但很快,這個戰略又不符合現實。
由於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松下表示將在明年 9 月底前停止在新加坡生產製冷壓縮機,轉移到馬來西亞馬六甲和中國無錫的現有工廠,將影響 700 名員工,約新加坡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將來新加坡只負責研發。
松下也在調整電視機業務,據傳松下準備把中低階產品外包給其他廠商,還將結束日本、越南、印度的生產線。擺脫傳統製造業,強化企業服務拼利潤率,今年 4 月宣布以 71 億美元收購美國供應鏈軟體製造商 Blue Yonder ,是十年來最大一次收購。而受軟體服務業務轉型影響,松下計劃針對日本年資 10 年以上員工提供優退,約影響一千人,占日本約 10 萬名員工中約 1%。
松下在 1918 年創立,創始人是松下幸之助,他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是白手起家,松下曾說過,「利潤是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回報,製造商的使命是生產像自來水一樣豐富而廉價的產品」。
但近年的問題卻是太過多元化,美國投資銀行傑富瑞分析師認為,松下應縮小規模,成為三到四個業務的贏家,然後專注發展這四個業務,而不是橫向擴張。談到連消費家電與冷氣全球市占率都直直落,分析師認為松下太過專注技術而不會行銷,才使他們成為「國內的大象,國外的貓」。
向數位轉型速度太慢,整體決策太慢也成為詬病。為鼓勵快速決策和獨立戰略,松下將於明年 4 月變更為控股公司,讓旗下各事業各自決定薪酬與人員配置。在試圖轉型的日本電子公司中,松下並不是唯一一家。日立已調降電器部門業務,專注運輸和其他基礎設施。Sony 已將自己重新定位為遊戲、圖像感測器和娛樂集團。夏普已被台灣富士康收購。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