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低利代工SayNo!清祿鞋業悍然拒絕愛迪達300億訂單,寫下台廠最狂傳奇

新聞媒體 2021-12-06


這是一個台灣代工廠敢向國際一線品牌客戶悍然說「不」的故事。

故事,要從台南市佳里區一家四周環繞稻田的老牌鞋廠說起,這家鞋廠,叫做「清祿鞋業」。

清祿鞋業是創辦人蘇清祿1959年創立,最早是向南亞塑膠採買塑膠皮開始製鞋,幾年之內,員工數從10人擴充到上百人。到了70年代,規模已是可以承接國際品牌代工訂單的工廠,2010年後,規模更已橫跨中國、越南、印尼,成了全球員工數超過8萬人、年產能超過8,000萬雙運動鞋的大廠,甚至是NIKE、愛迪達等品牌不可或缺的代工廠。

一直以來,「品牌為王」幾乎就是所有製造業供應鏈裡的生態特徵,從電腦、手機到傳統產業,都是如此。在運動鞋產業,只要問及與NIKE、愛迪達等品牌有關的資訊,所有代工廠一律噤聲、唯命是從,深怕一個不小心得罪了品牌,會遭到慘被抽單的命運。

但這個定律被清祿打破了!2019年底,全球運動鞋代工業耳語紛飛,「台灣的清祿,居然敢向愛迪達說不!」

「是的,清祿在2019年9月,決定結束與愛迪達集團長久以來的合作關係。」從未接受過媒體採訪的蘇清祿長子、現任清祿鞋業董事長蘇姜雄,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向《今周刊》證實了這項震撼業界的事件。

二代蘇姜雄向品牌說不
首登媒體、證實「切割愛迪達」

「NIKE、愛迪達和代工廠之間的利潤很固定,NIKE給代工廠8%的利潤,愛迪達大約只有5到6%。」一位在超大型代工鞋廠有超過40年資歷的顧問,一言道出了品牌與運動鞋代工廠之間,長期以來「不能說的祕密」。

「不要小看這2到3%的差距,因為真正賺錢與否,往往就是在這2到3%。」這位資深顧問解釋,品牌對代工廠的利潤空間掌握得非常精準,無論是8%或是5%,都是「毛巾擰到乾」之後的計算。

2016年,愛迪達換上新執行長,來自德國化工大廠漢高(Henkel)集團執行長的卡斯帕(Kasper Rørsted)翩然跨進運動鞋業。這位從化工黏著劑產業空降運動鞋業的大將,對代工廠的利潤勒得更緊,連清祿都吃不消。

「再這樣下去,只會被欺負,賺不了錢。」蘇姜雄回憶,他從2017年開始和愛迪達展開談判,分析自己的利潤結構,也試圖調整生產模式,前後整整談了2年,沒有共識,最後,只有走向「分手」一途。

「代工廠是有價值的,我們必須要求合理利潤!」做了這個重大決定2年之後的今天,蘇姜雄已經能平靜地說這件事,他知道這絕對不是一件沒有風險的決策,甚至可能會有強大後座力,他必須做好所有準備。

憑藉「技術」搶進供應鏈一軍
要證明代工廠的價值、勇敢拒絕「做白工」訂單

最好的準備,就是技術。

事實上,在NIKE將生產基地逐步移出中國、前進越南之後,2016年,清祿搶得先機,率先和NIKE在越南成立研發中心,幾年後,豐泰也在越南跟進。如今清祿在這座綠建築的研發中心內有員工兩千多名,規模、技術都不在豐泰之下,清祿在NIKE供應鏈的地位愈形穩固,向豐泰逐步逼近,甚至朝分庭抗禮的競爭角色邁進。

商場翻滾數十年,蘇姜雄當然知道只有技術領先才是最好的保障。他一揮手,切斷了和愛迪達數十年的合作關係,也等於向每年三百多億元的愛迪達集團訂單說再見,占當時清祿營收足足一半之多。

所幸NIKE訂單持續湧入,且不斷成長,如今清祿的營收雖然還沒有回到過去的高點,但因為擁有合理利潤,盈餘已經與之前相當。

如今清祿在全球有近10萬名員工,年產近一億雙鞋,九成以上以NIKE訂單為主,站穩一線代工大廠地位。

清祿為全世界的代工業喊出第一聲NO!開出第一槍。清祿鞋業鳴槍之後2年,證明不只活得很好,甚至活得更好。清祿的故事,肯定能為台灣所有的代工業者,帶來啟發。

(本文由《今周刊》授權轉載;首圖為示意圖;來源:shutterstock)


關注我們

NOTICE US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