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理沙盒上路三年進入停滯期,2021年下半年核准進沙盒案掛零,改用「主題式沙盒」助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外界關心2021年金融監理沙盒或金融試辦案數量偏少,金管會各局已檢討,2022年將參考英國的作法,改以金融業者有興趣的金融創新議題,主動開立「主題式沙盒實驗」來吸引業者。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胡則華進一步解釋,目前各界比較夯及關心的主題是「數位身分認證」,銀行、保險、證券三業都有需求,將在農曆年前釋出運作模式。
胡則華表示,過去是業者若有任何創新模式或技術,都能向金管會申請進監理沙盒實驗或進行試辦,現在將改由監理機關從大方向趨勢、去看市場供需是否能切合。
胡則華指出,目前發現「數位身分認證」是各方都有興趣的項目,一方面金融業界要跟得上科技進步,未來就會頻繁地使用,一方面也曾請集保公司做過調查,發現確實需求大。就供給面來看,現在金融科技創新園區中的新創業者對數位身分認證已有研究、有技術,國外也有經驗,供需上可搭配。
胡則華表示,今年農曆年前會開一次主題式監理沙盒與試辦說明會,先讓各界有一段時間去了解怎麼運用,也會鼓勵遞件、再分流看是進沙盒實驗還是申請試辦。
另外,金管會2021年末時曾發布金融機構間資料共享指引,訂定出一套金融機構間可執行的資料共享類型及辦理原則。副主委邱淑貞表示,當時資料共享指引公布後,按讚人數很多,代表業界認同政策方向,資料共享「客戶同意」是重點,現在客戶每次在線上點同意只能單次交易、下次不同類型交易要再點一次同意。但若「項目、內容、期間」是同類型就不用每次同意。
胡則華指出,金融機構提供、搜集客戶資料時,有特定目的,若在特定目的外,要應用客戶資料必須逐次,但若特定目的一樣,對象也一樣就不用逐次申請;至於軌跡追蹤指引中沒有訂定,是因為預期金融機構本身有內控,未來開放金融機構對非金融機構做資料交換時,會將資料軌跡追蹤機制列入參考。
偏鄉據點 信合社申設擬鬆綁 中國新視野-搭元宇宙快車 NFT火爆背後藏風險